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监管持续高压 多家银行违规处理客户信息被罚或通报

2021-08-07 13:06:03

 

来源:互联网

监管持续高压 多家银行违规处理客户信息被罚或通报

本报记者 慈玉鹏 张荣旺 北京报道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友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被央行给予警告并罚款;两家城商行近日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点名,并责令整改。

实际上,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因违规使用或获取客户信息被处罚或通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出台,网络平台被要求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全面“断直连”等措施落地,金融机构个人信息保护要求不断提升,监管高压不降。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高压态势下,机构应从三方面尽快完善客户信息保护能力:一是建立完善保护制度,压实负责人责任;二是管控好场景开发过程中的第三方合作,制定合理的外包商选择、评估、惩罚办法;三是做好队伍教育引导及科技能力建设。

违规处罚

7月19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公示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友利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被罚近200万元。罚单显示,友利银行涉及三项违法行为,具体包括“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等,央行对其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98.5万元。

记者就具体情况与友利银行方面确认,对方表示对相关问题不作回复。

同在7月19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在银行类APP中,大连银行、锦州银行旗下两款APP均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并仍未完成整改而上榜。

对此,工信部要求,上述违规APP应在7月26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记者统计了解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金融类APP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遭监管通报。从违规的具体情况来看,被通报的银行通常存在违规和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银行数字化转型已是必选项,在该过程中,个人金融信息在不同的机构、系统、业务环节中流转相比过往大幅增多,信息价值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信息的违规收集、使用、泄露情况亦相比过往严重,随着数字化进一步发展,客户金融信息保护已成为金融行业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问题。

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数字化需要从多个角度开拓,比如发展场景金融、采取开放式架构、应用云计算技术,而各个方面的改变,都会影响客户个人数据安全。比如,银行从传统封闭式架构,转移至互联网开放式架构,信息安全性降低,需要通过技术及制度建立新的防火墙,在这种情况下,各个相关领域的监管均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督促机构尽快完善管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