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互联网存款下线“后遗症”:银行花式揽储减压

2021-08-07 12:59:15

 

来源:互联网

互联网存款下线“后遗症”:银行花式揽储减压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自2021年1月1日各银行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全面清退方案实施以来,存量存款利息结算问题备受市场关注。连日来各投诉平台上针对上述问题的投诉持续攀升,存量资金利息大幅缩水问题成为投资人争议焦点。

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全面清退的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依据监管要求下架银行互联网存款产品的政策,加剧了对互联网渠道依赖较大的一些中小银行吸储压力。银保监会、人民银行2021年1月13日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

越来越多中小银行通过提高存款产品利率、创新结息方式、加大渠道宣传力度等提升自营渠道吸储能力。其中,起存点低、支取灵活、周期派息的存款类产品越来越受中小银行青睐。

存量清退利息大幅缩水

2020年12月份,各家银行相继发布靠档计息存款产品的清退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终止靠档计息类产品服务,并对提前支取时适用的计息规则进行调整。

对于存量产品的利息计算规则,各银行实施的策略不一。多数银行普遍明确,购买了靠档计息产品的储户如在调整日(含)后提前支取,将按照支取日人民币活期挂牌利率计息;如在调整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计息;如不提前支取,则到期利率不变。

调整政策实施以来,投资人对此争议不断。从连日来各互联网投诉平台的投诉公告来看,针对上述存量产品结息问题的投诉不断攀升。不少投资人则认为,即使清退,也应该先在调整日前按照原计息规则结息,进行新老划断。

某民营银行业务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对靠档计息类产品的清退及调整策略,银行都是按照监管的要求推进的,也有个别银行直接在调整日统一按照原计息规则结息的,但大部分银行基本都是采取客户选择的策略,若调整日前客户选择不提前支取,则默认转为定期存款,持满到期才能拿到4.5%的年化利率。

据某投资人透露,其于2018年购买了一家民营银行8万余元的随时支取智能存款+产品,按照约定年利率是4.5%,截至调整日没有提前取出,银行根据规定将其性质改为了5年期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利息按照规定也改为活期利率计算。“这样一来,存入近800天的利息就无端蒸发了,如果要获得4.5%的收益,也必须要持满5年。”

2020年以来监管机构持续加强对高息存款产品的监管。早在2020年3月,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就指出,应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某城商银行业务人士也透露,各地方监管部门对靠档计息类存款的政策及退出进度要求不一样,“我们银行上半年就已经依据监管要求停止这类产品服务了”。

分期派息花式揽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