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平台上线 首日达成交易超10亿元
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平台上线 首日达成交易超10亿元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报道
11月3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上海票据交易所建设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一组数据显示,在平台启动首日,共有22家金融机构达成交易21笔,金额10.44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实际业务中,大量跨境贸易企业对贸易融资,尤其是低成本资金有着较高需求。通过跨境平台,银行可迅速调动境内外资源,拓宽海外筹资渠道,向境内外同业机构询价,并通过线上对话报价和交易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快捷高效地促成和办理业务,利用金融机构丰富的海外筹资渠道,切实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
一二级市场联动
7月6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时隔不足4个月,该平台正式上线。
据悉,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是为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相关服务的综合性数字化平台,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举措。首批参与机构64家,其中境内机构24家、境外机构40家,覆盖全球4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
一直以来,传统跨境贸易融资二级市场,采用线下询价、一对一交易的模式,市场价格不够透明,交易效率不高。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的投产上线,成功将分散的市场主体集中于一处,通过线上对话报价、标准化电子成交单和交易主协议,显著提高了市场主体间信息传递效率和交易效率。同时,该平台引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等,实现物流报关信息、融资信息等数据的共享比对,核实底层贸易的真实性,从而有效防范虚假贸易、重复融资风险,缓解传统跨境贸易融资中常见的信息不对称等痛点问题。“
谈及跨境平台的优势,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主要有三点优势,平台具备国际化视野。平台业务流程设计兼顾境内监管规定和国际通行惯例,支持中英文双语切换,平台操作规程、操作手册和主协议等均在发布正式中文版的基础上提供参考英文版,全方位提升境内和境外、中资和外资机构的平台使用体验。
平台将有效提升跨境贸易融资的交易效率。以往的跨境贸易融资二级市场,基本采用线下询价、一对一交易模式开展相关业务,市场信息分散、透明度较低。跨境平台可将分散的市场主体集中起来,通过线上对话报价的交易方式,提升信息集中度,进而提高市场主体间信息传递效率和市场透明度。同时,平台生成的标准化电子成交单和交易主协议,取代线下一对一签订纸质合同的传统模式,简化交易流程,显著提升交易效率。
据介绍,平台充分融合新技术,与数字货币研究所和上海电子口岸合作,实现海关信息、融资信息等数据的共享,刚性控制报关单所对应的可融资余额,有效防范虚假贸易、重复融资风险,解决传统跨境贸易融资中常见的信息不对称等痛点问题。
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地位
跨境贸易融资平台建成之后,一个高效活跃的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交易市场,有助于处于人民币在贸易融资当中的使用,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融资货币地位和水平,进一步助力上海建设的人民币金融资产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中心,未来还将考虑推动上线更多的贸易融资产品,扩大境内外市场主体来参与这个平台,为上海民间金融中心建设增辉添彩,也为进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生存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跨境贸易融资二级市场的高效有序,必将带动一级市场活跃,推动跨境贸易融资利率的下降,降低外贸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平台基于分布式金融系统架构,具备高可用、高扩展、高性能的技术特性。同时央行与数字货币研究所和上海电子口岸合作,采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共享新模式,实现了有关信息融资信息等数据的共享,解决传统跨境贸易融资中常常遇到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明年我们还计划与西部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满足境内外机构跨境支付清算的安全配置。
展望跨境平台的未来发展,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业务类型方面,跨境平台未来预计会将更多类型的贸易融资资产纳入交易标的范围,逐步扩大产品范围;平台功能方面,跨境平台未来将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对接,实现线上清算功能,系统交易双方可授权票交所通过人民币大额清算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进行结算,并可以实现资金和资产同步交收,从而控制结算风险,保障交易安全;参与主体方面,后期积累经验后可逐步将参与主体范围扩大至其他境内外合格机构,通过与全球金融机构合作,进一步增强跨境平台的金融市场服务功能。
(编辑:朱紫云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