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整治市场乱象:同业、资管成“重灾区”
银保监整治市场乱象:同业、资管成“重灾区”
5月4日,银保监会官方网站集中披露10张罚单,这也是银保监会挂牌以来公布的首批银行罚单。
其中,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合计罚没约1.8亿元。招商银行金额最高,达6573万元,兴业银行5870万元。
今年年初,原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今年银行业整治市场乱象的重点,聚焦八大类22个主要问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目前各大银行正在落实《通知》要求进行自查排查工作,深化整治市场乱象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银行收大额罚单
处罚公告显示,招商银行被罚款合计6573万元,违规事项涉及内控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违规批量转让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不良贷款、同业投资业务违规接受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等14项违规事由。兴业银行也因涉及个人理财资金违规投资、非真实转让信贷资产、变相批量转让个人贷款、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12项违规事由被罚款合计5870万元。
从具体内容来看,上述两家银行违规事项多有重合,其中同业业务、内控管理、贷款业务、个人不良资产打包转让等业务成“重灾区”。
关于此次罚单违规事项的原因及业务整改情况,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行历来重视合规内控管理,将防范金融风险放在工作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但此次现场检查暴露出我行在个别业务领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我行是一种鞭策与促进。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我行高度重视,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持续加大整改力度,不折不扣将监管要求落实到位,目前总体已整改到位。”
记者梳理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发现,银行金融机构内控管理缺失、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以及与房地产相关业务的违规违法行为最多。
某股份制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此前同业业务泛滥,渠道、品种等都比较散乱,很多银行通过挂靠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理财业务进行套利,最近监管严查主要是2016年以来的业务违规情况,对于大案要案可能还要追溯历史。
此外,违规贷款问题仍是监管审查重点。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一季度共有12家银行的近20家分支行因房地产企业贷款违规及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等因素被处罚。此次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违规事由也均涉及该业务,分别因未将房地产企业贷款计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违规事项被罚。
上述客户经理表示,房地产贷款未计入开发贷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企业申请贷款并不是用于项目建设而是用于拿地;另一种是,虽然企业贷款名目是开发贷,但实际上款项并未真正用于项目建设。
据其透露,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四证不全银行就通过审批放款了,企业拿到款后并未用到项目建设而是办证或其他用途,违约成本很低,有些企业甚至用贷款冲抵资本金,贷款风险较高。这也是目前监管重点之一。
他还指出,目前房地产贷款整体规模趋于紧缩,且今年较去年审核更严,如银行开展对房地产企业的委托贷款业务,也要参照银行的贷款审批标准进行审查。
华南地区某地方银行的对公客户经理透露,近两年来房地产不良贷款上升明显,该行深圳地区不良率占比甚至高达65%以上,大部分都是房地产企业贷款。
对于违规批量转让个人贷款主体的不良贷款,上述股份制银行对公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监管对银行不良资产转让是有标准要求的,虽然有些不良资产银行是可以经过自己处置回收的,但为了省事甩包袱,银行选择打折卖出,这会造成资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