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严控银行贷款集中度
监管严控银行贷款集中度
在频频曝出负债百亿级的企业危机时,商业银行大额风险也暴露出来了。不少银行此前在扩张中通过“垒大户”做大规模,而今过度依赖大户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为了降低商业银行授信中此类问题,中国银保监会于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了《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加强集中度风险的监管。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受限于区域经济发展,部分中小银行在新规发布后在贷款集中度上已经承压。对于这些银行而言,“垒大户”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银行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会造成潜在风险隐患。
此外,多家上市银行贷款集中度提升较明显,增长趋势受到市场关注。
“垒大户”隐忧
在不少银行规模扩张中,“垒大户”一直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银行通过将信贷资源向单一客户的倾斜,在业务上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尤其是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这种情况比较多。”华北地区一家城商行人士称,银行对于“垒大户”其实也是一种无奈。
他认为,“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就这么几家,贷款集中于这些企业相对还是风险低,也能够有不错的收益。”
据他介绍,银行对于这类大户贷款规模逐年增长也会引起担忧,甚至不断出现“借新还旧”的情况。但是,相比投放其他领域还是短期的风险要低。“银行不可能有好的企业不贷款,去给差一些的企业贷款吧。”该城商行人士说。
更有意思的是,伴随商业银行数量的增加,大多银行的相同选择让银行群体有了一种“抱团取暖”的感觉。
“商业银行争相贷款的背后也是看中了企业的资质。多数的大户基本上属于大型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等等,民营企业在其中数量并不是很多。”上述城商行人士认为,按照银行的逻辑,国企央企有政府的支持,而上市公司在股份和壳上体现的价值也非常大。
银行在持续的“垒大户”过程中,降低风险的初衷已经变相地被企业绑架,而这其中的大额风险也就体现出来了。
上述城商行人士进一步指出,“垒大户”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渤钢集团的债务危机,涉债规模近2000亿元,逾百家金融机构深陷其中。“一旦银行踩雷,引发的风险损失也会更大。”
记者了解到,由于近年基建项目的推进,央企、国企、大中型集团企业都成为了银行争相授信的对象,动辄百亿元的贷款规模进一步提升了大额风险。而一些城商行、农商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也较为激进,贷款集中度明显。
据该人士透露,监管对于单一客户的贷款比例上限是10%,而东北的一家农商行已经逼近了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