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待哺 金融开放引外资银行入局
绿色产业待哺 金融开放引外资银行入局
2018年伊始,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为标签的污染防治工作,快马加鞭。
作为向实体经济“输血”“造血”的主力,中资银行正逐渐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投入。与此同时,随着监管对外资银行在华展业限制放宽,在绿色金融领域早有建树的外资银行也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
“中国政府对清洁融资市场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可持续金融业务全球主管Matt Arnold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国绿色融资市场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市场的特征是中国企业、工业领域、银行业以及政府非常紧密地合作,而这正是外资银行的机会所在。
中资银行“蓝海”初探
在2017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污染防治被定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之一。
银行作为实体经济重要融资渠道,在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战略中,既肩负使命也迎来机遇。某城商行高管认为,目前很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都在探索绿色金融,是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对自身经营发展的探索。他告诉记者:“近年来,银行在逐渐退出‘两高一剩’市场,响应绿色金融,探索绿色信贷,可以调整自身信贷结构;同时,银行多面临资本压力,借力绿色债券,可以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在2016年8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发展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以及完善环境权益市场、开展地方试点、推动国际合作等八大任务。
在各路政策的引导下,2017年以来我国绿色金融持续快速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五个总体方案均已分别出台。
2017年6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北京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余额升至7.5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83%。
在绿色债券方面,据评级机构中债资信统计,2016年和2017年绿色债券年发行量均达到2000亿元左右,目前总量已超过4000亿元,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是最大的发行主体,发行规模占总量近70%。
除此之外,银行业还加大了绿色产品的创新力度。中国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机构针对环保企业的特点及融资需求探索了许多绿色产品创新。
不过,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向记者提示,银行业自身资产结构绿色化转型还面临一些瓶颈,比如重大环保项目多由政府直接投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机会不多;环保产业相对分散,部分行业无成熟的商业模式,缺乏稳定的盈利预期;当前国家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政策未将绿色金融加以区分进行差异化监管;大部分环保项目初始投资金额较大,投资回收期一般在十年至二十年左右,现金流相对稳定,但这一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项目投放需要相匹配的中长期资金来源,因此并不是所有商业银行都有较高的意愿。
“从一定意义上说,商业银行重视发展绿色金融,需要有讲政治、重民生、支持实体经济、回归服务本源的大格局与责任担当。”罗施毅如是说。
借开放机遇撬开绿色市场
据公开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产业每年至少需要投入两万亿元以上。面对巨大资金缺口,不只中资银行,外资银行也已经对这一市场摩拳擦掌。
Matt Arnold向记者透露道:“在政策和市场发展方面,我们已经与中国企业就信息披露进行了大量的对话。金融稳定委员会成立了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 摩根大通是其中的成员。该工作组此前制定了《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建议报告》,旨在制定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框架,能够对披露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与机遇进行有效指导,这是非常复杂的政策实践。在这个领域我们通过与TCFD合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也非常期待与本地金融市场和其他利益攸关方携手合作。”
凭借国外发展绿色金融的有益经验,外资银行正在积极促进国际机构与中国的合作,如摩根大通此前帮助过杜克能源将其位于巴西的2090兆瓦业务作价12亿美元出售给中国三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告诉记者,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绿色金融市场,主要有两个突破口,其一是外资银行可以帮助本国企业在华展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其二是外资银行凭借自身优势帮助中资企业在境外市场发行债券。
曹明弟认为,此前,外资银行对国内绿色金融市场涉猎较少,且缺少客户基础,想要从中资客户入手较为困难。“但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外资银行准入标准进一步统一,或许会成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