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 不良贷款率“趋稳” 风险总体可控
交通银行: 不良贷款率“趋稳” 风险总体可控
8月25日晚间,交通银行发布2016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该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33.39亿元,同比增长6.84%;实现利润总额484.97亿元,同比微增0.43%。其资产总额达到79563.22亿元,同比增长11.19%。不良贷款余额为613.64亿元,较2015年底增加51.58亿元;不良贷款率1.54%,较2015年底上升0.03%。
交行行长彭纯指出,目前,资产价值依旧处于下降通道中,外部严峻的形势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带来了极大挑战,不良率逐渐“趋稳”,这一周期至少还要持续2年以上,交行将继续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该行首席风险官杨东平表示,2013至2014年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主要产生于江浙地区,集中于钢贸等行业。“目前,不良贷款率虽然‘趋稳’,但说‘见底’还言之尚早。这是因为金融行业的坏账风险是有内在逻辑的,是多年累积起来的,且有相互传导性。所以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消除是不可能的。降低全行业不良贷款率需要时间。”
他同时指出,银行的不良贷款既与行业政策、改革措施这些大背景有关,也和商业银行自身的对策有关。“行业政策和改革措施发挥实效需要时间,非一朝一夕之功。交行上半年不良率呈现上升,但从金额和比例来看,其幅度较小,证明交行的风险管控有力有效。”
同时,他还坦言,就行业和地区而言,不良贷款的分布有一些新的变化,江浙地区依然是不良贷款爆发的主要地区,该地区由于小微企业集中,风险的源头主要还是来自小微企业。杨东平介绍,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表现尚称平稳,在江浙地区以外,不良贷款没有形成大面积、区域性的传导;但在山东、天津、福建这几个地区则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交行共处置不良贷款360亿元,同比增加236亿元,回收现金200亿元,核销94亿元。下半年,交行将继续加强风险管控。”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交行实现利润总额484.97亿元,同比增加2.08亿元,增幅仅0.43%。利润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来自利息净收入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报告期内,该行利息净收入681.48亿元,同比减少29.11亿元;资产减值损失151.68亿元,同比增加31.23亿元。但另一方面,该行中间业务增速较快。报告期内,其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9.64亿元,同比增加15.78亿元,增幅为8.14%,对利润有较大贡献。
此外,今年上半年,交行加大了对个人存贷款业务的开拓力度。报告期内,该行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达到6877.11亿元,较2015年底增加833.54亿元,增幅达13.79%。
针对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住房贷款迅猛增长的现象,杨东平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实体经济的某些领域将出现困难,与过去相比,高货币投放、高投资、高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难以为继,目前的经济走势证明了市场规律在发挥作用,因此相比于某些银行热衷的公共设施、政策项目,交行更看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
“从安全性、抵押率,综合交行对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的判断,我们觉得这一块业务仍然是比较安全的。”杨东平说。事实上,只要银行有清晰的客户定位、市场定位,并在放贷政策上把好关,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将给银行带来可观的收益。
不过杨东平也指出由于个人按揭贷款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性非常密切,所以交行的开发贷主要定位在一二线城市,且将严格执行信贷标准,以控制风险。“下半年,交行将继续大力开拓这一业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