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下降五成 “虫草之王”ST春天转型困境待解
营收下降五成 “虫草之王”ST春天转型困境待解
拳头产品冬虫夏草纯粉片被要求停止生产经营后,“虫草第一股”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春天”,600381.SH)也陷入了短期困顿之中。
8月3日,ST春天公布了2016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56亿元,同比下降52.79%;实现净利润5426.56万元,同比下降9.83%。
对于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原因,ST春天8月11日在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受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二是极草冬虫夏草纯粉片停止生产所致。”
据了解,今年3月31日,ST春天控股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天药用”)收到青海省食药监局《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停止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青食药监办[2016]33号),停止春天药用冬虫夏草纯粉片的产品试点和生产。公司公告称,将自6月29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名称随之变更为ST春天。
“叫停冬虫夏草保健品试点主要在于国内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相关监管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但冬虫夏草的经济价值依旧存在,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可否认。”中投顾问大健康产业研究员刘伟表示,公司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非主营产品的生产销量,挖掘潜在业务,改善公司盈利能力,但是这些措施都需要时间来沉淀。
营收下滑
8月3日晚间,ST春天2016年半年报出炉,成绩单不尽如人意。
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下降5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6.56万元,同比下降9.8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66.4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5.15%。基本每股收益0.0788元/股,比上年同期减少22.90%。
对于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原因,ST春天邮件回复记者称:“一是受国内经济大环境影响,二是极草冬虫夏草纯粉片停止生产所致。”
与此同时,ST春天在半年报中提出,由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冬虫夏草类产品的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冬虫夏草作为保健品的试点工作停止,以及春天药用冬虫夏草纯粉片生产的停止,使得ST春天和春天药用原来的发展规划、研发计划、生产经营计划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015年,ST春天完成借壳上市,重组方的业绩承诺一直到2017年才能结束。主营产品的停产,使得ST春天和春天药用陷入经营困境,或面临着2016年、2017年相关业绩承诺存在无法全面完成的可能。
据了解,今年3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下发文件,宣布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工作,随后的3月31日,青海食药监局下发《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纯粉片产品停止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春天药用停止冬虫夏草纯粉片的产品试点和生产,冬虫夏草占近八成收入的ST春天痛失“主业”。
至于下一步的出路,ST春天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充分挖掘包括广告服务业务、营销策划业务在内的其他业务潜能,主要是充分利用多年经营积累起来的营销策划、推广经验和媒体资源,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在传统广告代理业务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合作媒体并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以增加营销策划推广业务收入,保证相关业务的可持续性。
另外,ST春天表示,将充分利用春天药用多年来积累的销售渠道优势,大力拓展与自身主营业务相关产品的贸易业务。目前相关的贸易业务正处于规划阶段,预计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实施。
“以今年上半年不到1亿元的净利润现状来看,ST春天兑现大股东业绩承诺的可能性很小。”对于ST春天的发展,刘伟分析称,“当前的政策环境不可能立马发生转变,ST春天依旧面临着主营产品空缺现状和转型困境,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非主营产品的生产销量,挖掘潜在业务,改善公司盈利能力,但是这些措施都需要时间来沉淀,下半年公司的净利润状况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