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贷款网络改造进行时
工行:贷款网络改造进行时
杨井鑫 北京报道
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高志新8月6日在银监会例行发布会上透露,该行上半年新增本外币贷款6226亿元,增幅5.6%,累计发放贷款4.65万亿。其中,项目回收再贷1.02万亿,综合新增信贷投放总量达到1.6万亿。同时,工行上半年推进了信贷和非信贷的有机结合工作,实现非信贷融资规模5215亿元。
据高志新透露,工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步调”较快,超过87%的业务是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在互联网创新方面,工行还将成立互联网融资中心,统筹工行的互联网金融相关工作。
贷款网络化
工行小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经理熊燕透露,在工行11万亿的贷款中,网络贷款的占比在4%-5%。“工行现在在做贷款改造,对存量贷款实现网络化。”
她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小微企业来说是个福音,而工行就是借助这个技术和传统贷款实现对接。
“工行的互联网包括几个方面业务,包括供应链融资、电商合作等等。”熊燕表示,工行拥有比较多的核心客户,而工行的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客户上下游来做担保贷款融资。
她认为,工行的电子供应链针对的是以前贸易融资频率高、额度小、效率低等等弊端实行的解决方案,将网络技术嵌入到了供应链中,解决了贸易融资难和融资慢的特点。“目前,工行的供应链融资已经发放的贷款资金在100亿左右。”
此外,熊燕特别强调了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认为其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工行正在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对于潜在信贷风险实现集中监控、系统预判。可以说,银行是一个数据依赖性行业。”
她表示,工行在2007年就建立了客户的信息库,数据储存达到1300万GB。而工行从事电商运营也是为了客户数据信息的积累。“对于客户的违约率、银行损失率,工行目前的数据都比较全面,个人数据积累时间长达8年,公司数据的积累也有6年。此外,工行还引入了行业共享数据,动态监测贷款风险,全流程的监测每一笔贷款情况。”
“融e购”交易额超2000亿
今年3月,工行高调发布了互联网金融战略,而工行旗下的电商平台“融e购”也受到了外界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交易额累计达到2044亿元。“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用户总数达到130万户,“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交易额突破230亿元。
工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也坦言,“融e购”商城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双边效应和网络的外部吸引。在工行看来,更关注的是交易延伸的机会。在“融e购”商城上经营的商户有1/3原来不是工行的客户,现在全都转化为工行客户。
对于直销银行法人的计划,侯本旗表示,“暂时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据他透露,工行在互联网上的创新发展如今只是在业务层面上,并没有在组织构架上有任何调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