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加剧 银行转向小微金融谋新动能
金融脱媒加剧 银行转向小微金融谋新动能
小微企业市场正在迎来新机遇。9月底,中国银保监会表示,下一阶段将把信贷资金从过度授信的大企业、“僵尸企业”和通道业务中退出,转而投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显现,大企业、大客户直接融资比例渐升,各家银行持续加大对于小微企业的投入和布局。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36.5万亿元,当月新增1.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037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各项贷款增速高0.3个百分点。
不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复杂、多元、综合的问题,并不能依赖“一招鲜吃遍天”,要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情况,构建全流程、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沪市企业直融规模同比增加12%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认为,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大企业、大客户会更多转向直接融资,金融脱媒趋势日益显现。因此布局和深耕小微金融,成为商业银行稳固客户基础、培育发展的新动能。
早在今年5月,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要合理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从数据上看,9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沪市公司半年报揭晓:实体企业实现业绩较快增长》,其中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实体企业整体融资约4.5万亿元,同比增加9%;直接融资金额合计5282亿元,同比增加12%。在直接融资中,发行股票融资2597亿元,占比49%,发行债券融资为2685亿元,占比51%。
某银行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受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同业资产压缩、市场资金紧张等因素,银行活期存款规模颇受影响,负债成本、投资成本都相应上升,因此,银行给企业的授信成本提高,也是部分中小企业感受到融资贵的原因之一。“直接融资的好处是自担风险,可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政策可能仍会着力引导信贷和直接融资,尽力减轻金融去杠杆可能给实体企业带来的融资压力。
从地方公布的数据看,9月20日河北省证监局公布数据称,今年以来,河北上市公司经营保持平稳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上市公司直接融资150.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62%,尤其是公司债券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5倍;再如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近日指出,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推动开发区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私募债、短期融资券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开展债券融资,对成功发行直接融资工具的企业,省级财政按照发行额给予2.5%的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中小微企业是否也可以借助直接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的压力?业内人士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公开表示,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碰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国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解决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包括拓展直接融资的渠道,培育可以发展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
不过,某国有银行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受资本市场渠道及门槛等因素影响,对中小微企业而言,风险低且价格合理的主要融资渠道依然是银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