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2018金融严监管基调不变 统筹协调将深化

2018-03-10 07:34:00

 

来源:互联网

2018金融严监管基调不变 统筹协调将深化

如果说2016年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启了互金监管的“元年”,那么2017年则是监管全面强化的一年。至于2018年的金融监管何去何从,目前备受市场关注。

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要标本兼治,有效消除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在业界看来,若想平稳度过监管,首先需要摸清规律。而比起纠结监管因何而起的原因,金融行业更应着力于摸清监管思路,顺应政策导向,提前布局,才能立于不败。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获悉,2017年的监管更多是一种各自为政的监管,预计2018年的监管或将是统一协调监管的深化。未来的监管方向除了引导金融回归实体,可能更会强调金融子行业“各司其职”,适度收回混业的“触手”。

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

记者注意到,进入2018年,监管新规可谓密集出台:1月初,“一行三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简称“302号文”);同时,央行发布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1/3考核;并且,1月26日结束的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了银监会的新年任务。围绕防风险,会议还部署了十大任务。

就在3月6日,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简称“7号文”)称,为有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督促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真实反映资产质量,腾出更多信贷资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决定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有分析称,银监会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有利于“表外回表”顺利进行和保障实体经济融资,体现了金融监管措施更趋于精细化,为金融监管进一步深化留出空间。

整体来看,细数近期的监管细则,昆仑健康保险资管中心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发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坚持不懈地去泡沫、降杠杆;二类是督促资金流向“透明化”,便于监管统计;三是“逆”混业经营。“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类监管政策是针对短期而言,而对于中长期,则应追溯到‘归本溯源’这个初衷。” 张玮指出。

据他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归本溯源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金融根植实体、服务实体的本性,金融不能脱离实体而存在,要防范金融风险、严控金融泡沫,引导资金投向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符的实体产业;二是强调金融体系内部各子行业的“各司其职”。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向记者分析称,“金融严监管已经持续1年半的时间,主要体现为实体与金融并行,两者有序推进。在实体部门,针对地方债务高企、城投、地产泡沫等问题,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在持续发文进行监管,但往往债务对应的是信用,这种信用对应的不仅是银行表内,还有信托、券商资管等影子银行部门。所以除对正规的银行表内信贷进行管控外,还必须对表外的影子银行整治,而影子银行很多是以同业的形式扩张,中间蕴含了很多的风险,因而要整治,必须对同业一并进行整治。”

并且金融监管有统筹协调的必要性。李奇霖认为,在刚开始时,各家监管机构是一种分散,各管各家的监管。但这样的监管的效力有限,因为现在的金融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交叉性金融工具,横跨多个监管系统。因而,各家监管机构必须要联合统一协调监管,这样可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同时,可避免监管竞赛带来的对市场的波动,引起“处置风险的风险”。

正因如此,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建立统一监管协调的金稳会,一行三会也开始多次联合发文统一监管,比如302号文,资管新规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