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境外投资趋于理性 监管走向长效化规范化
民企境外投资趋于理性 监管走向长效化规范化
经历了疯狂出海到严格限制,这一年,我国民营企业境外投资从大举迈进逐渐走向理性化投资,监管思路也由严格控制的短期手段转向更加规范、更加合理的长效化机制管理。
2017年最后一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期间,作为对外投资主管司局的负责人——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司长周柳军明确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对企业境外投资的监管思路,不能说是趋严或者放松,而是引导和规范,企业是投资主体,政府要引导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这一监管思路的明晰,配合近期一系列境外投资的相关政策落地,专家认为,2018年企业境外投资将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增幅将维持在20%以上。
趋于理性
如果说2016年是对外投资爆发性增长的一年,那么2017年就是对外投资趋于理性的一年。
“2017年以来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欧美市场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海外融资成本上升,国际金融市场潜在风险难以把握,国内对快速增长的非理性投资导致的资本外流加强了防控监管。”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原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2016年1至10月份的增长技术过高也是影响2017年增长的因素之一。”
2016年民企大举出海“买买买”,我国对外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投资额首度跨过万亿元大关。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合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但疯狂增长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不理性投资现象。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部主任赵萍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理性投资行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房地产、酒店、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市场价格波动大,民企投资经验不足,尤其是民企在国内经营俱乐部经验并不丰富,投资国外知名俱乐部不仅金额大,且经验不足、信息不全,即使并购成功,后期管理运营也有很大风险。二是过度跟风、急于求成。很多民企投资对目的国的环境、政策、法律等情况都不了解,自身经营规模也不大,通过大规模的贷款、其他渠道融资,拿到高利息融资,企图通过蛇吞象的方式并购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实现一步式跨越,这存在很大风险。
自2016年年末到2017年,中资出海政策收紧,监管层开始遏制非理性投资并得到明显效果。
周柳军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对外投资要经过真实性审查,如果财务状况有问题,会提醒企业审慎决策。主要看负债率和资金来源情况,不能在国内都负债的企业,还要到国外去投资。”
到2017年上半年,调控效果显现,涉及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大幅下降。我国房地产对外投资同比下降82.1%,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2%。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降幅比前十个月减少7.4个百分点,进一步收窄。其中11月当月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年内首次实现月度同比正增长。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
监管覆盖
从严格限制、短期调控走向长效化、规范化管理可以说是2017年对外投资的重要特点。
2017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外交部和全国工商联联合编制的《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经营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2017年12月26日,发改委印发《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多位受访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发布,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监管将更加规范化,或将迎来全覆盖。
对于业界担忧中资出海,尤其是民企出海的监管是否会越来越严格,周柳军明确表态:“对企业境外投资的监管思路,不能说是趋严或者放松,而是引导和规范。商务部会同发改委、一行三会等相关部门成立了起草组,制定《境外投资条例》,初稿已经形成,还在进一步研究修改中。”
赵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2017年监管政策一个是规范化,另一个是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制造业、实体经济,还是给予较大支持;对于较大领域,蛇吞象式的并购,政府干预的力度会大一些。因此对外投资的结构,增长速度都更趋于合理,改变了2017年疯长的状态,今后将更趋理性,结构更合理。政府的引导是促进对外投资合理增长、持续增长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