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大学生信用不容忽视 信用普及教育迫在眉睫

2017-08-12 08:48:00

 

来源:互联网

大学生信用不容忽视 信用普及教育迫在眉睫

大学生群体信用建设正在成为社会焦点议题。

2016年7月,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指出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发布了《2017中国大学生信用现状调研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的1540所高校的大学生样本数据进行深入调研显示:过去两年,虽然大学生的信用认知水平有显著提高,消费正在偏重理性趋势,但超三成大学生缺乏计算贷款成本的相关意识,超过六成的大学生对个人征信报告并不了解。该报告建议应该加大对大学生信用宣传教育力度。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信用知识传播志愿活动。

六成大学生不了解个人征信报告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95.8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伴随着总体数量的持续增长,大学生信用成为近年来国家、社会及高校不容忽视的存在。

事实上,在2014年之前,各界对于大学生信用的讨论更多局限在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诚信”层面。随着2016年“校园贷事件”的影响,针对大学生信用问题开始聚焦在“经济信用”层面,关于大学生非理性和过度消费、缺乏隐私保护意识等议论纷纷。

该事件也推动了监管政策的出台。2017年6月28日,银监会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有序清退校园网贷业务待还余额。

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作为国内一个信用专项的、公益性的大学生组织,在2015年就已开始关注并着手培养大学生群体的信用知识和信用意识。在该联盟秘书长张晓燕看来,信用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和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信用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了解大学生信用行为的变化及认知情况,对我国信用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017中国大学生信用现状调研报告》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的1540所高校的大学生样本数据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过去两年间,大学生信用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对于央行个人信用报告有了解的学生人群占比,从2015年的12%提高至2017年的35%。与此同时,消费行为也有明显改善,更注重理性化消费,对于生活费的使用更加合理。当面临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42%的受访大学生会选择放弃消费,而非向父母或者亲友求助来过度消费。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超三成大学生缺乏计算贷款成本的相关意识,超过六成的大学生对个人征信报告并不了解。

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鼓励公益性信用教育活动

全国大学生信用大使联盟发起方之一,北京宜信致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卉认为: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普惠金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中国大众人群的信用认知水平和信用行为能力,这不仅关乎中国普惠金融事业的未来发展,也关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否扎实落地。

在赵卉看来,上述调研能够清晰反映出当今大学生信用现状的真实情况。同时,从专业视角解读当今大学生的信用行为和信用意识,也有助于为服务于大学生的金融机构提供有效参考。

值得关注的是,该调研还对如何解决大学生信用问题提出解决思路。通过调研发现,影响大学生信用状况的因素众多:如生活费、家庭、贷款、参与志愿活动等。此外,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群体不了解信用报告等信用相关知识,而且对于逾期后果认知较弱,大学生对于信用综合认知还有待加强。

大学生正处在汲取知识的时期,正确的引导会在他们未来进入社会时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积极影响,为信用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报告建议应该加大大学生信用宣传教育力度,鼓励大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公益性信用教育活动中去。信用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