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经济不能仅靠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加码
拉动经济不能仅靠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加码
今年稳定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已经出现,那就是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已完全公开的地方两会数据,有16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其GDP,23个明确公布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省份,累计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超过45万亿元。其中,河南、河北、湖南、四川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均超过3万亿元。虽然2016年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达59.65万亿元的高位,但按照今年各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计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将显著高于2016年8.1%的名义增速。
分析其原因,短期来讲,主要是为保证GDP平稳增长,一方面弥补房地产投资、消费因调控而出现的下滑,另一方面应对川普新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带来的对美出口下滑影响。中长期来讲,主要是用于弥补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短板,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减少企业运行中的成本。但本意虽好,短时期以大规模、高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却背后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
首当其冲的还是投资效率的问题,当前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还是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2014年以前由于地方政府不具备融资资质,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主要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导方式进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出台后,基础设施建设转由以PPP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方式解决。
根据财政部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地方PPP项目需求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末全部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其中中西部地区约占总项目的一半。但从目前中西部PPP项目尤其是大型基建项目的执行情况来看,参与方以地方国企和央企为主,民资参与率仍较低。究其原因,无非是民营资本对地方政府未来财政还款能力的担忧,虽然财政部出台的PPP相关管理办法提供了追责方式,但在官本位主导的环境中民营资本维权较难。在缺乏民营资本有效进入的情况下,一些项目名义上是PPP项目本质则是变相融资。即便是真PPP项目,由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主导的PPP项目与之前由地方融资平台主导投资基本无异,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问题。
在投资效率不足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还会对未来通胀水平会有显著影响。2016年国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80%,其中非民间(政府和国企)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近40%,非民间投资的加大会严重挤占私人资本投资力度。
虽然很多行业由于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向下传导机制不畅,更多侵占的是实体企业利润率。但进入2017年以来,在诸如家电、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行业已出现企业因无法抵消原材料成本上涨而不得不提高终端产品价格的苗头,这点从PPI连续13个月出现同比上涨就可看出些许端倪。因此,虽然短期我国通胀水平仍在可控范围内,但未来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无法以利润摊薄成本,市场供需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届时通胀会卷土重来。
不仅如此,在以政府为主导固定资产投资模式中,除资本金外项目大部分资金是从银行贷款来的,基金、股票等直接融资较小。根据相关机构研究统计,我国目前实践的PPP项目案例中“贷款”融资模式最为普遍,贷款类的金融投资类型在东、中、西部地区的PPP项目中占比分别为83.4%、70.1%、60.3%。过大的间接融资规模放大了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效应,直接“创造”了更多的货币供给,这就是2012年以来货币乘数不断上升的原因。因此,虽然我国存准率近年来一直保持高位(当前大型金融机构仍在16.5%,显著高于发达国家),但是货币乘数的上升直接使广义货币(M2)连年在10%以上运行。
此外,以政府主导的高速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也是不堪重负的。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中西部地区2015年财政收入增速是低于东部地区的,而此轮房价上涨的又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收入增幅落后明显。因此,短期高于GDP额的高强度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本就不容乐观的中西部地区财政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综上,短期高强度的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虽然短期能起到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但由于其存在投资效率不高、挤占私人投资、财政收入难以覆盖以及潜在通胀影响等问题,可谓弊大于利。未来仍需从不断放开行业进入管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做起,最终使民间投资回报率得到显著上升才是稳定经济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