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营改增不是终点,增值税仍需继续改革

2016-03-26 12:53:00

 

来源:互联网

营改增不是终点,增值税仍需继续改革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打通税收抵扣链条,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


此次推进的仍然是几个重点和难点行业的营改增的试点。显然,营改增离最后收官的阶段不再遥远,营业税被增值税全面取代,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也将指日可待。
从宏观历史角度,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营改增的现实意义。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至少从商鞅时期开始,重农抑商就是一项基本国策。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和盐业。只是到了鸦片战争之后,太平天国战火燃烧,大清政府已经无法从传统农业中筹集巨额的军费的时候,针对商品的“厘金”诞生了。所谓“厘金”,就是在普通商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诸多环节,普遍征收的商品税收。


厘金的征收,本意是为战争筹集军费,具有暂时权宜的性质,但战争结束后,从地方到中央,全然产生对厘金的严重依赖,不但不能撤销厘金,此后反而变本加厉地进行征收。这是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商品经济成为重要的经济部门,其中蕴含着无限的“税机”,政府要放弃这个到口的肥肉,是不大可能了。当时和此后政府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这种税收,使其更为合理。


中华民国建立后,从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经过前后近二十年的时间,总算把一团乱麻一样的厘金,改造成了具有现代税收雏形的新型税种,这就是统税和营业税。


民国政府设立了统税,以当时大宗生产和销售场所的卷烟、棉纱、火柴、水泥、麦粉等商品为征收对象。统税被设定为中央税。统税的范围不断扩大,后来就改名为货物税,也就是今天消费税的前身。这种货物税主要是针对生产环节征收的。在商品的销售环节征收的,中华民国政府设定为营业税,这就是今天营业税的前身。在中华民国时期,营业税是地方税,在抗战时期曾经收归中央成为中央税。在中华民国时期,国内商品税的税种,主要的就是在生产环节征收的货物税和在销售环节征收的营业税。从历史的角度看,统税和货物税的改革是成功的,但是,营业税并没有克服当年厘金的弊端,即无限重复征税的问题。


营业税的死结就是在每一个销售环节都要以全部营业额进行征税,经过的环节越多,重复征收越严重。这个老大难问题被法国人首先解决了,那是1954年。那时候法国对营业税进行改革,对应税生产经营所用的一切投入物全面实行抵扣原则,并正式使用了增值税的名称。此后增值税风靡西方世界。当然,这时候中国的却走上以利润代替税收的道路,增值税与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企业实行“利改税”,工商税收重新回到生产和销售企业。已经成功实施30年的增值税,被引进到中国,在1979~1983年间进行试点。1984年,国务院颁布《增值税条例(草案)》,一部分商品如机器机械及其零件、汽车、机动船舶、钢材、自行车、电风扇、西药等实行增值税。当时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是相当狭窄的,而且居然有6档税率。


十年之后的1994年,中国进行大规模工商税收改革,增值税扩大了征收范围,简化了税率。此次改革一举使增值税成为中国第一大税。但1994年的税制改革留下了一些尾巴,成为巨大的遗憾。这就是,本应完全被更为先进、科学而合理的增值税取代的营业税,仍然保留下来。当时的分工是,增值税的征收对象是有形产品和动产,营业税的对象是无形(服务和知识产权等)和不动产。营业税保留,使困扰流转税几千年的重复征税问题不能解决;而且‍‍营业税与增值税分别存在,使服务和商品中的抵扣链条断裂残缺,增值税的优越性不能得到发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