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中经两会抢鲜看】潘刚:建议建立新型农业普惠金融体系

2016-03-06 09:59:00

 

来源:互联网

【中经两会抢鲜看】潘刚:建议建立新型农业普惠金融体系

本报记者黄荣北京报道

缺乏合格的抵押物、经营管理相对落后、相关信用记录缺乏......导致目前很多小微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当市场出现风险的时候,只能坐以待毙。或许很多人还对2015年爆发的“杀牛倒奶”风波记忆犹新,背后凸显的是奶农们遭遇的生存危机,面临“融资难、利息高”的难题。

2016年全国“两会”已开幕,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普惠金融等领域备受瞩目,如何才能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成为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提交了《关于建立新型农业普惠金融体系的提案》。这是继去年全国两会提出《关于推动产业链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后,潘刚再次把目光聚焦在普惠金融体系上,为农户以及小微企业建言献策帮助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潘刚建议,建立起政府+龙头企业+产业链中小企业的架构体系,打造政府基金+产业链普惠金融机构+融资主体的新型普惠金融模式。

农业普惠金融迎利好政策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等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

记者注意到,从“推动发展”到“建立新型体系”,潘刚今年的提案与去年又有明显的不同,这主要来自于农业普惠金融迎来了利好政策的推动。

2015年初,银监会在监管架构改革中专设银行业普惠金融工作部,标志着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迈入了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的新阶段。2016年,“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再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不久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则提出,要“规范发展各类普惠金融相关新型机构”,包括“大力发展一批以政府出资为主的融资担保机构或基金”。为未来五年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勾勒出了发展路线图。普惠金融也因此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体现了中国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全面战略布局和支持,将使中国普惠金融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不过,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下行、小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带来的压力,农业普惠金融也暴露出了机构数量多、客户数量少,单笔额度大、业务规模小,杠杆比例低、融资渠道窄,政策升级滞后于行业发展等一些发展问题。

对于建立新型普惠金融体系,帮助大量农户和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潘刚建议,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需要联合创新,协力打造出更具特色的农业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普惠金融实现产业链共赢

记者从伊利集团方面获悉,伊利集团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实施产业链普惠金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融资担保、商业保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累计为上下游500余户三农、小微企业提供了10亿元以上的融资,平均融资成本控制在6厘左右,比社会平均融资成本低40%左右。

潘刚表示,实践证明,行业龙头企业或产业链核心企业实施产业链普惠金融,是解决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条有效途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