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是什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是什么?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从“三驾马车”的淡化,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提出,近期高层话语体系中的这一微妙变化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侧调控。而备受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料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重点部署。从高层“剧透”来看,减税、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简政放权、“双创”、新兴产业都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词。
明年多项经济指标将调整
多方机构预测,明年我国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仍会持续。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16日发布2016年《经济蓝皮书》,预测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左右,2016年放缓至6.6%到6.8%,但是在新常态下经济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不会出现硬着陆。
之所以对明年增长形势做出这一预测,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所副所长李雪松介绍,主要考虑到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在加快,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全球贸易低速增长,外部需求疲弱态势仍将持续;国内投资基数已经很大,投资增速将回归常态;消费总体仍将保持平稳。
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所属的研究机构也都认为明年GDP增速会低于去年。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表示,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虽告别“7”时代,但稳中有进,不乏亮点,预计全年增长6.9%。2016年,我国经济随着增长新动力的不断显现,有望结束下行、逐步企稳。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此前12月1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2016年经济工作,提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与往年不一样的是,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济仍要保持一定的速度,促进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也将加大。相应地,包括GDP、物价、就业、外贸、消费、投资、赤字等大部分指标都会调整。其中经济增速、物价、外贸目标下调的可能性比较大,而赤字率等数字会上调。就业目标因为2015年完成得较好,可能仍保持不变。
据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测算,明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6.7%左右,相应目标调整是肯定的。“关键是要找到目前经济的结构问题所在,同时更好地关注质量,从而进行结构调整”,他说。
考虑到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大,明年经济目标下调,赤字率上调等很有必要。相应物价、工业、投资、外贸目标也会下调,但是就业目标可能不会变化。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已经超出了全年1000万目标。 袁钢明指出,就业完成得较好,主要是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好。
“新型服务业,比如互联网、物流等发展起来会带动创造就业机会,加上人口结构变化引发新的就业需求,明年就业仍整体不错。” 亚行驻华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2014年全国经济增速目标是7%左右,但是前三季度增速为6.9%。考虑到“十三五”年均经济增速需在6.5%以上,2016年经济增速目标确定在6.5-7%的可能性比较大。今年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4%,大幅低于3%的目标,这使得明年全年物价目标的下调也有必要。而加大赤字率也是必要的,因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大时,财政收入增速会降低,但是支出仍需要保持高的增速。
2014年全国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提高到2.3%,高于2013年的2.1%,一些机构预测2015年赤字率可能达到2.5%甚至更高。
“财政赤字提高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因很多财政支出能够发挥它的公共职能,比如说医疗、卫生、教育等,增加这方面支出也是合理的。” 袁钢明说。庄健认为,明年财政支出压力比较大,除了卫生、教育等社会领域外,扶贫支出压力也很大。再加上减税的因素,以及地方政府土地和国企收入降低,财政支出即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实际上,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需要宏观调控从供需两侧共同发力,兼顾当前与长远。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要“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
尽管目前尚不能确定调结构和稳增长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如何提及,但是从近期国家领导人的表态来看,几乎可以确定,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将会涉及这些内容。考虑到一些供给侧管理同样可以用于短期调控,与之相关的政策大概率将出现在明年的工具箱中。
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做出了要求。从目前来看,进一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降低企业税费都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卫东认为,作为“供给侧”管理的重要内容,2016年我国将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消费领域的减税力度,以促进新兴产业的涌现和扩大消费新需求。
包括落实已出台的针对“三农”、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以及“双创”等的税收扶持力度;加快研究制定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体现每个家庭的差异,切实减轻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表示,调节税收相当于调节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影响到对生产者的激励;通过科技进步引入新的原材料或能源,或者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国外资源,可以降低相关要素的价格,从而降低要素成本;通过资源税或其他形式的税收,可以调节相关资源的使用成本,这些都可以对短期总供给产生影响。
其次,许多人认为技术进步是长期的事情,对短期宏观调控没有用。实际上,对于一些特定国家而言,技术进步可以很快。比如技术上比较落后的经济体,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因而在短期内可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再次,新产品的出现可以给经济创造新的供给,同时创造新的需求,因此它同时是供给管理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新产品刚进入市场时,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往往很大,因此需求很大,相应的供给也就是有效供给。
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同样必不可少,稳投资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李雪松认为,2016年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十分必要。当前应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适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建投资方面的先导作用和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加快构建新的地方税收体系,适度扩大地方财政税源;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工作,认真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