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滚动 >

可再生能源体量急增 万亿补贴缺口倒逼电改

2015-09-19 07:23:00

 

来源:互联网

可再生能源体量急增 万亿补贴缺口倒逼电改

9月9日,英国政府因决定将光伏太阳能补贴削减87%引起了该国市场的强烈反弹。作为可再生能源迅速推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补贴,一直让各国政府左右为难:不补贴,清洁推广缓慢;补贴,迅速增加的装机规模又让财政不堪重负。

根据中电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量2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0.8%;并网风电发电量15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也需增加这样的比例。但即便全社会用电足额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补助资金,2014年也仅能增长3.8%。

根据国家能源局和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风电和光伏都已经提前完成了“十二五”目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更是联名“上书”,建议将“十三五”规划光伏装机目标由之前1亿千瓦调整为2亿千瓦。补贴政策将如何面对体量急剧增长的可再生能源?

补贴或需万亿

如果从2005 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算起,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才刚刚走过10 年的光景。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万千瓦,到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10553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同比增长27.6%。提前完成风电“十二五”规划目标。

光伏方面,截至6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78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3007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71万千瓦。这意味着,继风电之后,光伏也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装机目标。

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陶光远专门对中国光伏补贴算了一笔账,如果2015年光伏新增发电能力按1600万千瓦计,单位光伏发电功率的平均发电量按1200千瓦时/千瓦·年计,平均补贴按0.4元/千瓦时计,补贴年限按20年计,计算所得的补贴费用为1536亿元,以这一水平估算,未来10年累计补贴就会达到约1.5万亿元。

不过,国家应对气候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认为,1万亿元可以补贴2万亿千瓦时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每年只需要补贴200亿元。现在光伏发电只有400多亿千瓦时,而新增发电量每年呈递增之势,如果要达到2万亿千瓦时的光伏发电量可能要到2050年,那时候可能光伏发电也不用补贴了。

2014年12月16日,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最主要成果《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同步发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曾表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愿景是,到2050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量为32亿吨标准煤,电力占整个终端能源消费60%以上,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为9亿吨标准煤。电力供应中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91%,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86%。”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透露,在这个路线图中,其中光伏占到27%~28%。到2050年,光伏发电的目标是要达到2700GW。

“市场足够大,所以要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可再生能源发展问题,不要只顾及眼前小利,不能急功近利,”孟宪淦表示。

尽管业内人士认为,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80%以上是很难实现的,但政府确实也已经不断在提高阶段性目标。

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我国政府已经做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的承诺。

卓尔德(北京)环境研究中心首席能源经济师张树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基于目前非化石能源的发展预期,非化石能源份额从2020年的15%额外继续增长5%,意味着其发展速度要比其他能源快很多倍才有可能。

张树伟认为,20%的非化石能源份额目标是碳排放2030年达到峰值的充分条件,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2亿装机、光伏1.5亿装机的“十三五”发展目标,将是实现这两个国际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意味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规模越来越大,补贴的负担越来越重。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从2006年开始,国家在销售电价中开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刚开始起征标准为0.001元/千瓦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入不敷出,缺口不断增大,如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已经上升至0.015元/千瓦时。

财政部公开的数据显示,2014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决算数为491.38亿元。在总支出中,中央本级支出为401.07亿元,用于光伏风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的补助分别为52亿元、275亿元和74.07亿元。业内预计,今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缺口将达到300亿元左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