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强刺激 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
不搞强刺激 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今年以来,面对增速换挡回落、传统行业困难增多、各类风险交织显现等中国经济运行的新情况,许多人心存担忧。不过,半年过去了,没有实施“强刺激”的中国经济仍保持7.4%的中高速增长,实现了稳中有进。而实际上,适应新常态,中国正展现新理念、新智慧、新方法。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经济步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符合经济规律。从国际经验看,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是现代经济体发展的普遍走向;从我国现实看,从2012年起,随着适龄劳动力供给减少,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现实经济增长率也随之下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传统劳动力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大,都使中国经济发展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经济增速放缓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计算,保持每年7%以上的增速已足够。”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说。
上半年,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波动不大、物价稳定、就业向好,经济总体仍处合理区间。更重要的是,增速放缓也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转向创新驱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将得以逐步化解。而这些正是我们期盼已久的。
“新常态下的增长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增长,是更有人情味的增长。只要增速放缓不影响就业、民生,就没必要踩大油门,搞强刺激。”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
值得注意的是,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既能稳定市场预期,坚定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也可防止“滥用药物”导致“副作用”“后遗症”。
“不搞强刺激,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如果非要通过传统的调控手段将速度刺激到9%,也是做得到的,但是不应该也没必要这么做,因为这样会带来新一轮‘后遗症’,比如杠杆率上升过快、经济结构重型化、产能过剩等。”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说。
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看来,强刺激会在短时间内使经济出现比较活跃的状态,但也会带来产能过剩、楼市风险、地方债务风险等一系列苦果。“用跑短跑甚至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一定会生病。要治这个陈年痼疾,医生首先要冷静,求根治,不求速效,关注长期目标,不为短期的轻微的波动而闹心。”
另据了解,传统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应避免利用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而是让经济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短期波动。但这种自动恢复的过程往往伴随长时间的高失业与低增长,而这种状态是民众无法忍受的。在近代,经济几乎没有自动恢复的成功案例。
比如,面对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政府反对政府干预、恪守自由放任政策,以至于1932年的工业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46.2%,工业产量倒退到20世纪初甚至19世纪末的水平。
罗斯福新政让美国经济走出大萧条,也开启了各国政府干预经济周期的先河。罗斯福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先后投资近400亿美元用于建设飞机场、校舍、桥梁等公共事业,从而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降低了失业率。货币政策方面,1934年1月,美国宣布发行30亿美元纸币,扩大货币供给,有效刺激企业进行投资。到1936年,美国的实际GDP比1933年上升了近65%。
然而,经济刺激不当或过猛也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上世纪70年代,尽管日本的潜在增长率已回落到5%以下,但只要实际增长率一跌到8%以下,日本政府就试图通过放宽货币政策和扩大财政支出来维持过去的高增长。此举使实际经济增长暂时超过潜在增长率,但也吹大了房地产泡沫,引发1970年至1975年的严重通胀。然而日本政府仍持续实施强刺激政策来维持经济“表面繁荣”,最终导致上世纪90年代日本楼市与股市断崖式崩盘。(编辑:姜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