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通量和全自动类器官产品研发的艾名医学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类器官企业艾名医学已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知名产业投资者领投,万轮尚德和紫牛基金跟投,老股东元璟资本继续追加投资,百榕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进一步加快公司高通量和全自动创新产品系列的研发、市场推广以及团队建设。
艾名医学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类器官技术为核心的研发型医疗科技企业,公司依托类器官核心技术,并根据临床痛点围绕类器官药敏测试全流程,对高通量设备和耗材,进行全自动、数字化的产品研发。
据悉,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类器官自动处理与分析仪器OSCAR、类器官芯片Signoid以及数字化类器官Digituor等。公司将通过类器官技术,围绕肿瘤患者精准用药检测、医学研究者创新科研、药企新药筛选等场景,提供医患研三位一体的全套解决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类器官(Organoids)指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三维(3D)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组织类似物。尽管类器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体器官,但能在结构和功能上模拟真实器官,能够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组织结构及功能并能够长期稳定传代培养(因此也被称为“微型器官”),具有体外⾼通量、半模拟⼈体、低成本等优势,能在临床诊疗和医药工业中发挥重大价值:
首先,在肿瘤精准治疗⽅⾯,类器官可通过⾼通量药物筛选的⽅式,在极短时间内培养⼤量类器官,对不同浓度和种类的肿瘤药物进⾏筛选,选择最优药物对患者针对性治疗;此前,基于NGS基因测序技术,仅有不到40%的患者能因此收益而进⾏肿瘤精准治疗(引用自JAMAOncology杂志)。
其次,在药物研发⽅⾯,类器官在肿瘤及罕⻅病⽅⾯可以提供有效的模型进⾏研究。此前,2D细胞系及⼩⿏动物模型难以建⽴肿瘤模型,且成本居⾼不下;⽽类器官则从通过采集肿瘤细胞样本,在体外进⾏低成本⾼通量的模型制备,解决了传统模型的痛点;此外,在罕⻅病中,7000种罕⻅病仅有400种疾病有有效的模型可供研究,类器官的出现有望为这些罕⻅病打造有效的分析模型。
不过即便有上述这些优势,但过去几年时间,国内类器官产业发展不温不火,并不特别受资本的“待见”,因为“较难清晰地看到规模化落地场景”。但最近几个月来,同赛道陆续多家企业获得融资,“类器官”突然火了起来。
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利好的叠加。今年8月,FDA批准了全球首个基于“类器官芯片”研究(赛诺菲&Emulate)获得临床前数据的新药进入临床试验;9月29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FDA现代化法案,意在推动减少临床前试验对动物的应用,代以用更现代的科学方法,例如器官芯片。
再往前追溯,去年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也连发三个与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相关的指导原则,首次将类器官列入基因治疗及针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验证指南当中,助长了行业信心。
政策的利好之外,类器官的规模化产业应用也逐渐开始落到实处。据艾名医学创始人&董事长游明亮博士介绍,目前,类器官技术已在药物敏感性测试(相对成熟且标准化)这一场景上找到了明确的商业价值——不仅可以用于肿瘤伴随诊断、辅助患者精准⽤药,也能在药物临床前研发中辅助药效测试,可以直接给企业带来现金流。
据悉,这也是艾名医学率先切入且实现商业化的场景,公司现已开发出相应的试剂盒产品服务客户。
而能规模化应用的前提是“成本够低”、“可以产品化”。游明亮介绍到,目前利用类器官做药敏测试已在全国多个医院落地,随着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出,已有不少医院开始考虑引进开展。据悉,目前单人检测价格能到2万人民币左右,约等同于NGS基因测序技术的价格,为相关产品打开市场创造了条件,一旦标准化将快速起量。而类器官产品的批量制造和批间⼀致性(重现性)也是其现阶段市场化的最⼤挑战。
他告诉36氪,此前其实成本居高不下,一个关键原因在于类器官产品的耗材大都处于进口垄断的状态,譬如基质胶、维持类器官生态和分化所需的生长因子、细胞培养板等,随着本土公司进口替代的推进和艾名医学的自主研发,上述问题逐渐得到改善。
游明亮指出,就行业整体来看,类器官接下来的规模化产业应用还可“试药替身”,进行毒理性测试,进一步辅助新药开发;再往前一步,还可探索再生医学的场景,譬如类器官用于做器官修复等,“类器官会是干细胞的2.0版本”。
而就公司本身来说,游明亮表示,接下来会有三个关键动作:产品化,形成标准化试剂盒,实现“Ready foruse”;自动化,实现类器官的高通量培养体系;数字化,助力药敏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最后介绍一下团队,目前公司的核心团队来自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耶鲁大学、中科院、华西医院等顶尖科研院所与临床中心,覆盖肿瘤生物学、生物材料学、工程制造、临床医学等多学科背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