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刚需”

时间:2022-10-13 13:06:06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一台水果烘干机,可以让农产品在当地直接完成初级产品再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但购置水果烘干机的费用却不菲,需要花费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这就让来自广州的小微企业温伴公司很头疼。他们花了多年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虽然能将农民的水果烘干成果干,为农民增收,但却因为烘干机昂贵的费用而让不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另外,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农户来说,后续的远程服务指导、机器维修保养都面临很大难题。烘干机在全国范围内布放位置分散,且烘干不同的水果需要使用不同的机器工艺,不管是上门指导还是机器维修,都需要技术人员千里迢迢赶往现场。

显然,对温伴公司来说,提升效率需要对设备进行远程联网管理,增强远程服务能力。但作为一家规模不大的小微企业,搭建专业且高效的IT部门超出了其能力范围。该公司选择同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树根互联合作,将烘干机设备安装上传感器,接入云平台,实现对机器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服务。远程管理能力的提升,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也带动了烘干机租赁率的提升。据测算,当烘干机的承租率在70%时,第13个月就可以回本,同时远程管理系统还能对设备故障进行提前预警、预测性维保以及远程诊断,提高维保效率约30%。

近年来,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众多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共同选择。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等,深化IT、CT、OT、DT集成创新。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形成,已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79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对中小企业的提质、降本、增效作用不断显现。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能否抓住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机遇、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不仅事关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着中国制造业能否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大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金融应充分发挥出其聚力赋能的作用。自动化设备和基础工业软件是实现智能化转型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不论是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建立自动化车间还是购买工业软件,其价格都非常昂贵,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聚焦企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的融资难题,金融机构应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与创新能力,尽力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企业智能化改造技术性强、专业性高,有些还涉及一些前沿领域,金融机构应配备专业人才、设立专营机构、设计智改专项金融机制,着力构建与智改特点相适应的专业化金融团队、产品服务和业务管理体系,并在审批通道、信贷规模、贷款利率、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专项优惠支持。

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是一个循序渐进、动态提升的过程,金融机构应以企业融资需求为导向,提供连贯、长期的一体化、全周期金融综合服务。智能化改造不是简单增加几台机械臂,或者对某几个生产环节进行改造,必须是各环节、全过程的改造升级。事实上不少中小企业早就具备信息化改造的意识,尝试对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很早就在内网部署ERP、WMS等系统,但很多中小企业的工业软件系统之间互相孤立,“信息孤岛”现象大量存在,制约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鉴于企业智能化改造具有长期化、系统化的特点,金融机构应适度提高贷款风险容忍度,改变当期以流动贷款支持为主的局面,注重提高长期贷款占比,为企业改造升级提供持续增量资金支持,帮助企业真正实现生产、质检、销售、采购等数据互联贯通。

工业互联网是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更好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金融机构要注重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对接与合作。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大潮中,各类企业主体已逐渐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园区和集群用平台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整个工业互联网生态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居于核心和主导位置,由于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化了企业研发、制造、销售等多方面数据的汇集,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所汇集的企业生产运营、研发设计、运营管理等数据,结合税务、工商等公共数据,对中小企业实现精准“画像”。工业互联网为金融机构深入服务中小企业提供了契机,围绕工业互联网各类应用场景,金融机构也应加强场景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逐步构造适应工业场景的金融生态圈。

智能化改造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刚需”。未来,金融应切实发挥出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针对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实际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探索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