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研发新一代CAR-T技术治疗肿瘤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华东师大供图
8月3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全新一代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技术的开发,及其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试验成效。这一原创性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楫钦、刘明耀、杜冰、李大力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团队和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自然》资深编辑维多利亚·阿兰达认为,这项研究工作开展了全面系统的临床前研究,成功开发了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疗法,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早期临床试验结果。研究人员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了高比例的肿瘤完全缓解率,且未发现严重的毒副作用,这一结果显示出该CAR-T疗法具有出色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人员同时也证明了非病毒定点整合T细胞治疗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以往肿瘤治疗的思路都是通过药物直接去杀伤肿瘤细胞,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提高免疫细胞的功能去杀伤肿瘤,而且这种治疗方式可能带来颠覆性的疗效。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研究方向。”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张楫钦副研究员介绍,近年来全球流行CAR-T免疫细胞疗法治疗肿瘤,这种疗法与传统抗癌药物不同,它将患者体内的T淋巴细胞分离出来,经过体外“人工改造”后回输至患者体内,用以杀伤癌细胞。
放眼全球,CAR-T治疗在技术层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目前主要通过病毒感染方式进行CAR-T细胞制备,存在生产成本高、制备时间长、工艺复杂、有潜在致瘤风险等问题。
针对这些痛点,华东师大团队开发了全新的技术方法。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CAR序列在基因组特定位点的高效整合。在经过体内外肿瘤杀伤等检测证明该技术的可行性后,团队进一步制备了靶向CD19非病毒PD1定点整合CAR-T细胞(PD1-19bbz),并最终应用于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
在接受治疗的8例患者中,研究人员观察到PD1-19bbz具有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有87.5%的患者获得疾病完全缓解的效果,其中5例无癌生存已超过1年。据悉,这些患者都是传统放化疗无效或治疗后反复复发的病人。
张楫钦介绍,团队这次能在CAR-T新技术上实现突破,得益于华东师大15年前的布局。从2007年开始,华东师大邀请刘明耀教授回国创建全新的生命医学研究平台。而当时,张楫钦正从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考入了华东师大,成为生命医学研究所的首届研究生。
博士毕业后,前往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工作的张楫钦,第一次接触了CAR-T细胞治疗这个新兴技术,当时他意识到利用基因编辑工具来开发新一代CAR-T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他想到了母校的老师们。
此时,刘明耀、李大力团队在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面已取得突破性成果。
张楫钦毅然决定回到华东师大刘明耀、李大力团队,作为一名专任副研究员,立志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到CAR-T等免疫细胞治疗上,突破技术瓶颈。2016年,华东师大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新设专职科研系列岗位,也让他回归母校成为可能。
张楫钦还有一个身份——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研发副总裁。这项研究中,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华东师大科学家们,都作为邦耀生物高级研发专家进入公司核心管理层。其中,刘明耀教授是邦耀生物创始人,任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
“在学校把前期的基础研究做扎实后,我们意识到这个技术真正的试金石还是临床试验,因此我们尽快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邦耀生物合作开展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张楫钦说。
近年来,华东师大通过加快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实施“有组织的科研”,不断强化这种深度合作的部署和衔接。学校鼓励科研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企业在岗兼职,充分发挥学校基础研究的优势,将研究成果带到企业开展中试和产业化。
“鼓励科研人员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深度融合,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瞄准科技前沿,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另一方面,用这样的方式将优秀科研人才留在高校研究团队开展科技攻关,通过长期积累更好地推动重大原始创新。”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说。
陈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