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新市民群体需求 银行业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新市民服务是银行业现在的一个新热点。”一位大行人士如是说。
今年以来,新市民群体成为银行拓展金融服务的重要锚点。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近期有多家银行密集落地针对该群体的金融服务方案。有的银行加强了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以覆盖平台内小商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有的银行通过银政合作,推出具有针对性的便民服务;有的银行还上线了专门服务新市民群体的贷款产品。
华东区一位银行人士也肯定了这一情况。“今年我们一直在做关于新市民的金融服务,近一段时间监管部门更是予以鼓励。”该人士说。
据统计,中国目前约有3亿新市民。行业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有利于推动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稳经济和共同富裕;同时,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的新市民群体,也正成为金融机构挖掘市场新需求与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抓手。
银行精准服务新市民
从证券时报记者多方调查的情况来看,近期多家银行出台的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与其原有的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业务既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其特点是围绕新市民这一特定群体的金融需求展开,业务呈现细分化、差异化,体现银行发力的精准度。
8月11日,福建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丛林在银保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市民群体存在共性特点,即可抵押资产在输出地,而贷款需求在输入地,针对这一群体的金融服务面临抵押物空间错配、信用不足的困境。
基于此,就需要金融机构从输入地和输出地双向发力,以输入地机构为主办行,输出地机构为协办行,主办行牵头开展贷前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协办行协助办理背景调查、抵质押登记和风险处置,主办行与协办行分工协作、分享收益、分担风险。
丛林表示,福建辖区的部分机构已落地实践了这一模式,比如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的“新市民贷”已累计授信8.1亿元。基于这一项业务分析,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群体所需要的创新性和精准度已可见一斑。
证券时报从浦发银行方面获悉,该行调查结果显示,新市民群体以城乡流动人口为主,其中大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是说,该群体面临着扎根异地的挑战,同时也存在流动性较强、工作变动较为频繁的特征。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推出的服务方案也强化了新市民群体特点的针对性,并进行精准发力。例如,浦发银行推出简易开户服务,对于暂不能提供辅助证明材料的客户,可先开立较低转账限额的账户,以供日常基础结算使用;光大银行则定制发行了农民工“众匠”主题卡等卡种,提供包括减免工本费、挂失费、手续费等在内的五大优惠政策。
不少银行还在一些新市民活跃的城市辖区精准发力。比如,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在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开展人才公寓租赁贷款合作,截至7月末,相关项目授信总额达1.6亿元。
上海银行也于近日正式对外发布“美好生活,有你更美”的行动计划,围绕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安居、教育生活、医疗保险、养老防老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创业担保贷款余额为1.99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客户达157户,已为新市民提供1.11亿元融资服务,后续将配套新市民专属创业担保贷、信用快贷等产品。
“新市民需求众多,场景复杂,产品设计个性化要求高,成本控制难度大……面对这样的群体,普惠金融需要更积极、更精准地为新市民提供差异化服务。”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程瑞近期发文表示。
多方合作共解信贷难题
“新市民金融在某种意义上是让金融机构降低准入门槛。”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证券时报了解到,以往受制于信贷信息不足、放贷成本高、风控难度大等,银行存在对该群体“惜贷”、“惧贷”的现象。
“由于部分新市民存在信用资质偏低,工作稳定性不足,缺乏必要抵押品,业务小而散等情况,难以满足传统银行信贷和风控要求,这就需要银行重塑内部的业务流程。”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在监管部门推动下,多家银行选择通过银政合作、银企合作来弥补短板,不断拓展覆盖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场景。
例如,光大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美团共同发起了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计划,通过数字平台的数据积累、场景流量支撑,为特色小吃产业提供包括不少于100亿元无抵押优惠利率贷款额度在内的金融服务,首期上线了沙县小吃专项服务。
在银政合作方面,中国银行加强与云南、黑龙江、河北等地医保局的合作,开立异地就医费用结算专户,便利备案新市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交通银行大连分行则联合大连市医保局,将信用就医服务延伸至住院场景,建立“先诊疗后结算、住院免押金”的“医后付”模式。
此外,针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建设银行联接整合政府部门、总包、劳务公司、农民工等多方资源和数据,创新推出“民工惠”产品,目前累计投放32亿元,服务农民工31.5万人次。
“新市民的金融服务需要多部门联合协同发力。”丛林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近期我们也正在联合多个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用好金融工具,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助力新市民在城市安居乐业。”
政策层面接连支持引导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以来,不少银行就把“新市民”相关业务纳入主要工作中。在这背后,是政策端一连串的鼓励、支持与引导。
今年3月份,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不仅明确了新市民的内涵范围,还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4月18日,央行、外汇局在印发的《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对重点消费领域和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
6月10日,银保监会公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对于今年上半年银保机构涉及的服务进行总结与情况通报。其中,不同地区的多家银行机构被点名,例如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结合地方政策,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范围,强化对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目前,上述两家机构已分别发放39.4亿元、2.58亿元创业担保贷款,支持3.29万户、0.15万户新市民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22个银保监局细化了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具体政策。7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已有1798家银行保险机构共计2.88万个金融产品覆盖了新市民。
此外,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也正加大对新市民群体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的支持与引导。近日,河北银保监局、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打造面向新市民创业者的新型供应链金融产品,将上下游采购、支付情况纳入综合授信评级模型,持续优化新市民信用评级体系。
北京银保监局根据新市民从事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物流、家政等服务行业的“两头集中”特征,推动将外地在京创业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一季度末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超10倍。
新市民金融需求空间大
一位银行从业人士认为,新市民群体具有一定的规模,需要引起金融服务机构的重视;同时,他们也是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农村来到城市就业,无论是租房买房、子女教育还是融资创业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都十分广泛”。
根据银保监会口径,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统计显示,当前我国的新市民规模已经多达3亿人,而且这一规模还在日益壮大,与之配套的金融服务方案亟待落地与实践。
“目前,不少银行在积极推动新市民金融,主要是推动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助力共同富裕。”周茂华表示,“另一方面,银行也是在挖掘市场新需求与利润增长点。”
他认为,推动新市民金融服务,就是推动金融机构增强高质量金融供给能力,提升风控与经营水平,尤其由于部分新市民群体难以满足传统银行信贷和风控要求,这就需要银行重塑内部的业务流程,创新金融产品,有效满足新市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银行可以引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据信息技术,辅助银行提升经营与风控能力。同时,国内需要加快完善数据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周茂华建议。
程瑞还在前述的发文中进一步表示,在新市民信贷服务中,基于其成员多、工作范围广、地址变动多等特点,政府相关部门、征信机构、金融机构可共建以场景为核心的征信数据体系。
具体来看,政府可以从“商户”和“客户”双视角,基于场景消费归集多维数据;征信机构刻画更为全面的用户“信用画像”,丰富标签数据;金融机构从前后地址、工作及居住时长等特殊视角进行风险评判,匹配客户身份信息的交叉认证,可帮助无法提供固定工作、收入证明的“白户新市民”完成授信,实现消费型或经营型小额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服务下沉不等于风控降级,信贷资源不能变成消费陷阱。如何做好风控、探索差异化服务,也成为银行在实践新市民金融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一项课题。”前述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