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触网”比例逐年提高 警惕直播诱导盲目消费
日前,中央网信办发布的2022年“清朗”行动重点任务提出,严厉打击网络直播收割老年人流量、实施营销诈骗的行为。作为网络社会弱势群体,老年人“触网”比例逐年提高令人欣喜,但由此产生的新问题也值得关注,尤其是直播间设置消费陷阱,诱导老年人盲目消费的情况,需要引起各方警惕。
近年来,越来越多老年人走进直播间。一些主播通过打感情牌、利用老年人甄别能力弱的特点,诱导老年人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互联网适老报告显示,老年人最大的非理性消费风险由2017年的线下购买保健品,变为了2021年的过度网络购物,其中最热衷购买的依然是保健品。老年人的消费风险以线上的新形式卷土重来,废寝忘食地守着直播间,不仅被收割了流量、金钱,也被收割了健康。
老年人痴迷网络直播的现象不难理解。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身体不便等原因,老年人与外界的连接逐渐减少,即时互动的直播间搭建了一个仿现实对话场景,满足了社交需求。即使是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老年人,长时间沉浸在主播的情感套路和洗脑话术中,也容易冲动下单,买回大量不实惠也不实用的商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三无”产品。此种情形下,不论是和百般劝阻的子女产生矛盾,还是造成金钱损失,都不利于营造健康舒心的晚年生活。
相关平台落实好管理主体责任尤为重要。平台不能只停留在“操作便捷”的适老层面,还应从护老层面为老年人全方位打造绿色安全的用网环境。去年7部门联合印发《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直播营销平台需对涉嫌违法违规的高风险营销行为采取弹窗提示、暂停直播等措施。近日相关部门再次印发意见,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设置红线。
在强监管之下,直播营销中的不良行为仍时有发生,如何对老年用户进行重点保护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比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设置老年人“防沉迷”系统。不同于未成年人,大部分老年人具有自主行为能力,如果一刀切地限制其使用,在权利层面缺乏合理性,也有可能涉嫌歧视,简单做减法并不是最优解。
网络直播影响力持续扩大,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老年人的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引导老年人网络市场向健康方向发展,是银发经济长久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