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货时间长、无货被退款 莫让超长预售影响网购体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刘乐艺
“冬天买的衣服,快到夏天了还没发货”“有的预售即便交了全款,发货也得等”“好不容易过了预售期,商家却说缺货,要取消订单”……近期,关于网购预售的话题引发了大量讨论,不少网友称,超长的预售期正在透支自己的消费热情。
漫长等待,透支消费者耐心
预售,指的是产品还未正式进入市场前进行的销售行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快速发展,网购预售日益普遍。
“按常理讲,网购预售对消费者和商家本该是双赢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认为,消费者可通过预售活动提前锁定爆款商品,并且还能享受“付定金立减”等优惠。对商家而言,预售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开展计划性生产并及时协调仓储,降低企业成本。
眼下,这一模式却引发争议。
“3月中旬,我在网上下单了一件外套,销售界面并没有显示预售字样,但付款之后,咨询商家发货时间时才知道是预售,至少要等半个月。”在北京工作的权女士告诉本报记者,自己经历过的预售少则一两个星期,多则一个月以上。
漫长的预售等待,也令山东济南的陶女士头疼。她认为,适度的预售等待可以理解,毕竟部分商品的生产、运输确实需要花费时间,但如果等待过长则很难接受。“如果品质好就算了,就怕质量、尺寸不合适,最终还得退货,白折腾一场。”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调查显示,目前,各大网络购物平台均存在预售行为,等待时间一般在8至45天不等。业内人士透露,个别“网红服装”店铺长期采用预售模式,100款新品可能只有20款是现货,有些订单硬生生地被拖成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标注不一,预售规则套路多
据了解,商家青睐预售,有其现实考量。
经营着一家线上童装店的肖先生介绍,服装行业货品仓储成本较高,一旦压货,涉及资金往往较大。“衣服没上架之前,甚至是上架后销量没涨起来之前,我们都不敢随便进货。预售数据有起色了,才会去工厂下订单。”
“卖家一般分为进货和做货两类。”电商从业者赵女士解释,进货的店铺,商品生产周期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代加工厂的供货及加工能力密切相关,自己无法左右。“而自己做货的商家,由于从原料选择到生产出货环节众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货期都可能推迟。”
尽管如此,若将市场风险转嫁给消费者,显然不合适。
记者浏览多家电商平台发现,不同商家对于预售商品的标注并不统一。有些能在商品标题中清晰标注,有些只是在产品说明中附上一行小字,更有甚者,付款后才显示发货日期,具体发货日期竟还可以一改再改。
此外,部分商家将预售模式作为营销宣传的手段,故意制造“奇货可居”的假象,一旦预售不及预期,就以种种理由取消订单。北京伟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伟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该情况系无正当理由经营者单方解除买卖合同,违反了公平、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违约。经营者的前期预售宣传还涉嫌虚假宣传,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构成欺诈。
完善机制,监管需落到实处
预售成了“套路”,优惠成了“口惠”,消费者难道只能自认倒霉?答案是否定的。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2020修订)》明确规定,未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对退款无约定的,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计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额。
“商品可以预售,但品质和服务绝不能透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特约高级研究员陆泽倩提醒,消费者应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针对“预售不告知”“无货被退款”等行为的整治,平台与监管机构需落到实处,有效约束。
“立法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失信成本。”李伟民说,从监管角度看,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向社会公开并依法处罚盲目预售、恶意延迟发货的经营者,对预售模式中存在的乱象进行规范。
专家认为,电商平台虽不是行政管理部门,但其对商家有管理的责任与义务,应当尽快完善预售机制,加强对预售商品的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商品不予上架。同时,建立特定的监管制度,利用信用等级管理、黑名单等手段敦促商家尽快整改。
消费者擦亮双眼、做好选择也不可或缺。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预售商品时,一定要注意理性消费、安全消费,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