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正当红”的财富管理业务的优势和差异化在哪
江浙区域经济发达,居民相对富庶且理财意识较强,区域内上市公司密布,相比其他区域同业,银行业“正当红”的财富管理业务的优势和差异化在哪,公司金融业务结构和差异化在哪?涉房地产业务为何保持低占比、低不良率?两家城商行保持高增长、低不良背后的动能是什么?收入结构有哪些变化?
透视这两家优秀城商行的年度报告,记者找到这些有意思的发现。
净息差承压非息收入仍是“增收利器”
年报显示,杭州银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93.61亿元、净利润92.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同比增长18.36%、29.77%;宁波银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27.74亿元、净利润195.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37%、29.87%。
收入来源中,利息净收入作为营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受利差缩窄影响,以及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让利实体小微,资产端收息率有所下降,两家银行该部分收入增速均有所下滑,净息差、净利差均有小幅收窄。
宁波银行去年对公贷款平均收息率4.84%,同比下降25个基点;个人贷款平均收息率7.21%,同比下降58个基点;2021年末,净息差为2.21%,同比下降9个基点;净利差为2.46%,同比下降8个基点。杭州银行去年实现利息净收入210.36亿元,同比增幅9.15%;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71.64%,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6.05个百分点。报告期内,生息资产平均利率4.25%,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基点。
相比之下,非息收入保持了高增长,在营收构成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2021年,杭州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实现了50.44%增幅录得83.25亿元,比上年增加27.91亿元;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8.36%,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6.05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19.69%,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87.23%。
这背后得益于杭州银行制胜财富战略落地,理财业务发展良好,代销业务逐步发力,助推中间业务收入较快增长、该项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12.29%。
宁波银行2021年实现利息收入677.62亿元,同比增长19.32%,主要来自生息资产规模扩大和结构优化。同期,宁波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200.77亿元,同比增长51.50%,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8.04%。其中,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2.62亿元,同比增长30.27%,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15.66%,主要得益于财富管理、国际结算、小微企业等护城河业务的持续构筑和数字化赋能。
大零售发力财富管理业务爆发
江浙居民理财意识普遍较强、民间相对富庶,财富管理市场爆发,也带来了银行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杭州银行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4242.31亿元,较上年增幅10.91%;2021年,杭州银行累计销售零售财富管理产品8592.14亿元(含代销706.41亿元)、同比增长12.93%,期末代销基金余额124.14亿元、同比增长165.65%。
2021年,杭州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9.76亿元,较上年增幅22.01%。其中,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增加4.94亿元,增幅28.96%,主要是由于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加;实现代销业务手续费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22%。
杭州银行旗下子公司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速。截至2021年末,全资子公司杭银理财经审计总资产21.15亿元,报告期营业收入9.33亿元,实现净利润6.11亿元;旗下杭银消费金融(持股比例42.95%)经审计总资产366.44亿元,报告期营业收入27.82亿元,实现净利润4.51亿元;期末,该行直销银行覆盖用户数超千万,管理资产规模达170.16亿元。
宁波银行早在2014年就提出“大零售”战略;2015年又重点聚焦以中小微企业撬动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提出“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2018年以来重点发力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在最新的年报中,宁波银行称,当前已形成了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个人信贷、远程银行、信用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金融市场、资产管理12个利润中心。
子公司方面,宁波银行形成了永赢基金、永赢租赁、宁银理财3个利润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宁波银行耗资10.91亿元受让华融消费金融公司70%的股权,拿下了消费金融牌照。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的零售AUM达6562亿元,私人银行客户1.3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5357户,私行AUM达1464亿元,同比增长53%。
截至2021年末,永赢基金公募总规模2419亿元,增加520亿元,非货规模1857亿元,增加506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22亿元。宁银理财是全国首家开业的城商行系理财子公司,截至2021年末,在管理财产品规模为3322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4.35亿元。2021年末,宁波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业务和托管业务规模分别达到3323亿元、4.82亿元,已经居于同业前列。
涉房业务风险为什么不大?
这也能理解,两家银行涉房地产业务在贷款中占比并不高。
以宁波银行为例,在2020年末,宁波银行的个人信贷业务余额就首次超过其公司业务。该行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零售贷款在贷款结构中占比达38.61%,而个人经营贷款在零售贷款中的占比达22.80%,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在零售贷款中的占比则达到了11.20%。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个人贷款总额3331.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32%。
相比之下,宁波银行公司贷款中,对公客户9成覆盖小微民企。具体来看,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3.90%、首次突破两万亿;其中各项贷款8627.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45%;公司企业贷款总额4644.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57%。从资产投放来看,年报称,该行继续将小微企业作为服务重点对象,对公客户数超过49万户,其中90%以上都是小微和民营企业。
宁波银行公司贷款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商业贸易业,贷款金额分别占贷款总额的17.03%、15.92%和9.64%。涉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366.18亿元,在贷款总额中占比4.24%,不良率0.93%。从区域看,该行公司贷款主要投放于浙江和江苏地区,两地贷款金额分别占全行贷款总额的66.50%和21.32%。
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7%,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的占比分别为0.48%和0.54%,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2和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525.52%,较上年末提高19.93个百分点。
再来看看杭州银行,从区域看,截至2021年末,杭州银行在浙江地区的贷款余额占比达到72.94%、较上年末上升3.17个百分点,其中杭州地区占比45.96%、较上年末上升1.22个百分点;该行“上市金引擎”客户覆盖浙江省内优质上市公司近50%、覆盖经营区域内科创板上市公司超40%;该行承销各类债务融资工具规模较上年翻了一倍,在浙江省内市场占有率达11.97%、同比提高近7个百分点,区域优势明显。
涉房地产业务中,“报告期末,公司房地产贷款中接近九成投向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地区,均有对应项目或以土地、房产等抵押担保。房地产贷款拨备充足,期末拨备覆盖率达到566.48%。除目前已分类为不良的部分贷款外,其余房地产贷款还本付息均正常。”杭州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投向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380亿元,期末不良率3.78%,比上年末提升了约1个百分点。
在个人按揭贷款上,杭州银行推进房贷中心建设,全年完成7家异地分行的房贷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房贷集中化运营。截至报告期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825.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65亿元,增幅14.52%。
截至2021年末,杭州银行资产总额增至13905.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3%;贷款总额5885.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69%。当年末,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7%和0.35%,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30个百分点和0.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