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高新技术加快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11月19日,《“十三五”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在京发布,《报告》发布人、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表示,该《报告》展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体系治理建设的创新举措、产学研融合机制探索的重要进展,总结了农业农村科技重大成果的产出特点等方面,并对“十四五”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部署进行了展望。
农业科技发展实现三大转型
《报告》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支撑引领实现了多方面的转型。杨雄年介绍,“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从“一农”向“三农”转变。支撑目标任务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农业”生产领域,扩展到脱贫攻坚、农民增产增收的“农民”领域;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领域。
第二个方面,支撑引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杨雄年介绍,“十三五”时期,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了基本全覆盖,品种对增产贡献率达到45%,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提高到0.57。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稳定向好,2020年底,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达97.8%,比2015年提高0.7个百分点。
第三个方面,是从“资源消耗型”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23.29亿元,启动实施了“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支撑了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7%,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提高到0.57。
农业科技体系治理不断创新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科技体系治理方式不断创新、农业科研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杨雄年主任介绍,为提升资源聚集能力,全国先后启动江苏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广东广州、湖北武汉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科技与产业、企业、人才、金融等“五个融合”,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
为提升科企融合能力,建设、认定了51个科技创新联盟,其中,16个标杆联盟实现了实体化运行。为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优化调整产业技术体系,增设了土壤与养分管理、产地环境污染管控与修复等共性岗位,架起了体系之间的桥梁;合并原有谷子糜子、高粱7个体系为3个体系;新增特色蔬菜、中药材、绿肥作物、藻类4个体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设了学科群体系,包括4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335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69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按规划实施。为提升转化支撑能力,实施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特聘农技员服务等三大计划,打造立体化农技推广新格局;“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投入91.9亿元,全国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超过500万人。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先后设立了科技创新工程类专项,大幅度提升了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杨雄年主任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作物基因组学与农业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迈入国际前列;精准农业航空植保技术与农业智能装备引领世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植保无人飞机的保有量、作业面积处于世界首位,农用智能装备在设施种植和饲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三大奖”159项,颁发神农奖540项、丰收奖1631项。2017年我国植物新品种申请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2017年我国农业领域科学家发表的国外期刊论文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申请授权的专利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其中,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四个大奖充分展示了我国水稻、小麦领域的创新实力和先进水平。综合研判,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如期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发展目标。
《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课题经费共投入610.19亿元,比“十二五”增加了51.23%。在农业科研基础建设方面,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即将投入使用,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