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前三季83家财险公司净利425亿元 “老三家”贡献近九成

时间:2021-11-04 09:26:45

 

来源:证券日报

截至11月3日,除个别险企因特殊情况未公布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外,其余财险公司的“成绩单”均已亮相。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83家财险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425亿元,其中,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下称“财险‘老三家’”)共取得净利润376.48亿元,占财险公司利润总额的88.6%。

整体来看,中小险企盈利能力较弱,上述83家财险公司中有28家前三季度亏损,亏损总额约21.25亿元。不同险企分化加大,部分非车险业务发展较好或股东支持力度较强的险企经营业绩较为理想。

太保产险净利领涨“老三家”

据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财险“老三家”不仅利润总额排名靠前,同比增速也比较高,行业马太效应依然明显。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人保财险实现净利润199.92亿元,同比增长15.3%;平安产险实现净利润128.44亿元,同比增长20%;太保产险实现净利润48.12亿元,同比增长28.2%。

某头部券商分析师何兰(化名)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前三季度,财险“老三家”净利润保持较高增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信保业务风险逐步出清。例如,人保财险进一步压缩信用保证险规模,前三季度此项保费收入仅18.3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4.8%。“存量信保业务风险基本出清,新增业务风控更严、品质更好。”何兰表示。

二是注重科技赋能,优化综合成本率。例如,平安产险前三季度的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1.8个百分点增至97.3%。同时,持续推动客户经营线上化,完善服务体系,截至9月底“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44亿,累计绑定车辆突破9200万辆。

三是非车险业务发展亮眼。例如,太保产险加快新兴领域业务布局,前三季度非车险业务收入524.72亿元,同比增长21.4%;人保财险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智慧交通、健康养老、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六大战略领域,前三季度,货运险保费同比增长25.3%、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18%,农险保费同比增长17.6%。

“在财险公司运营中,业务规模十分重要,可以摊薄固定成本。这既是大型险企的优势,也是很多中小财险公司难以割舍车险业务的重要原因,因为车险业务相对更容易冲规模。”一家中小财险公司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车险综合改革对财险公司产生了影响,但头部险企在业务规模、定价能力、风险控制及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皆有优势,整体经营业绩依然保持稳健发展。

中小险企净利分化

受车险综合改革的影响,今年中小险企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共有55家财险公司盈利,28家亏损,同时,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或亏损进一步扩大的险企共计43家。

具体来看,中小险企的分化较为明显,净利润排名出现较大变化。除财险“老三家”外,前三季度净利润排名前十位的险企为:英大财险(8.19亿元)、众安保险(7.55亿元)、鼎和财险(7.39亿元)、中国人寿财险(4.07亿元)、阳光财险(3.97亿元)、华泰财险(3.82亿元),以及中石油专属(3.0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险企中,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的仅有众安保险、鼎和财险及中石油专属3家公司。中国人寿财险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14.93亿元。

在净利润排名靠前的公司中,英大财险和鼎和财险均属电网系保险公司。其中,英大财险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绝对控股保险公司,据2020年年报显示,保费排名第一的险种是企业财产保险,取得较好的承保利润,排名第二的是车险。同时,去年,鼎和财险的第一大险种为车险,业务占比约52%。两家公司均形成为股东等关联方资产提供风险保障的经营模式,是电力行业的专业公司。

众安保险是纯粹的互联网保险公司,2020年,其原保费收入前五位的险种分别为健康险、其他险、意外伤害险、保证保险,以及车险。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盈利较好公司主要有几类,一是非车险业务发展较快、品质较好的公司;二是股东资源雄厚的公司;三是自保公司。”何兰表示。今年,受车险综合改革的影响,行业车险承保利润急剧下滑至负数,非车险业务过硬的企业综合表现较好。同时,无论是自保公司还是部分股东资源强大的险企,其综合费用率能得到较好控制,最终保持较低的综合成本率,实现较好盈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车险改革的影响还在释放,财险公司必须在非车险方面发力,主要在健康险、农业保险和责任险三个方面发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