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体育培训新老混战 赛道或将面临严格监管

时间:2021-09-11 10:04:49

 

来源:投资界

这个夏天,因为欧洲杯、奥运会等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全民体育的热情再度被点燃。与此同时,政策的鼓励下,体育在校内外教育中的地位也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尤其“双减”政策落地后,多地强调要强化中小学校内外体育锻炼。新政之下,各路玩家涌入体育培训赛道,体育培训会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双减”政策出台体育培训或将有更多空间7月24日,“双减”政策落地,学科类培训受到严格限制。往后,学科培训的流量势必要分往其他领域,体育培训成为重要的分流渠道之一。近年来,政府部门对于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从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校内外开展体育活动。2020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2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要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与此同时,教育部也一直在倡导将体育纳入重要考试的范畴。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地区将体育纳入中考,并逐步提高体育成绩权重。3月,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方案》,与往年相比,今年深圳市中考体育成绩的权重首次从0.3(30分)增加至0.5(50分)。日前,天津市体育局、市教委、市卫健委、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制定并印发《天津市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天津市教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和中考计分科目。在2022年起中考体育科目总分值40分的基础上,依据本市学校体育工作情况、探索研究逐步提高分值。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体育与健康科目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随着当代青少年的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日渐突出,中小学生的体质发展越来越受重视。让学生运动起来,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成为当下教育部门制定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中考等重要考试的加持下,体育培训或将从非刚需走向刚需,未来的市场空间势必也会持续增加。学科培训机构面临转型多玩家进军体育培训“双减”之下,学科培训面临市场规模缩减,学科类培训机构纷纷开始转型,体育培训也是其方向之一。7月23日,青岛新东方学校官宣开设体育课程,其中报名中考体育检测的新生收费标准为400元/次,新东方在读学员享受优惠价99元/次。暑期体育课设置为5天一期,共5节课,每节课1.5小时,收费900元,课程科目根据年级来安排。8月6日,天津新东方学校在官微上发布消息称,为了满足大家的对体育课的需求,新东方已经准备就绪。根据其发布的消息,该校将开设体育课,每节课90分钟。课上的专业设备与中考体育使用器材基本一致,并且按照1:1还原测试现场。体验课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及分层,分析不足点给出建议。在正式开展体育培训业务之前,新东方早已通过投资的方式涉足体培领域。4月29日,由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与新东方共同主办的“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第4届亚残运会官方赞助商签约发布会”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介绍新东方已投资了5-6家体育公司。6月初,为3-15岁青少年提供冰上运动培训的万域芳菲宣布完成千万级A轮融资,投资方为新东方。另一家K12教育龙头企业好未来也将目光投向了体育培训。7月,深圳学而思、宁波学而思等都曾进行过经营范围的变更。其中,新增的项目便包括体育等科目的培训。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性的学科培训机构也在探索体育培训领域。8月8日,山东老牌培训机构大智教育宣布旗下大智先锋体育开业,并启动篮球训练营项目。K12教培机构的进入与布局,无疑会给体育培训赛道带来不可忽略的冲击。体育培训的竞争即将进入新的阶段,对于新老玩家而言,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提质升级是在这场角逐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基础。体育培训新老混战赛道或将面临严格监管政策对体育的加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的认知。“是否要给孩子报体育校外培训班?”成为很多家长心中的疑问。这一趋势下,体育培训不仅是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健康体质的养成,也进一步涉及分数、升学。于是,“应试体育”的概念开始出现,针对考试的体育培训班走俏市场。事实上,无论是体育考试培训,还是体育爱好培训,都极其需要耐心。毕竟学生的体能与体育技术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若没有科学的规划与长期的坚持,效果可能只会适得其反。时有发生的学生参与校外体育培训导致的受伤事件也佐证了这一点。尽管体育培训市场前景被看好,但是这一赛道要想实现良性发展挑战也不小。相较于学科培训,体育培训往往对场地、器材要求更高,而且又相对缺少专业水平高又擅长教学的老师。近年来,体育培训行业发展提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师资供不应求的问题,部分机构便放低老师的进入门槛,导致一些体育培训机构在专业能力上备受诟病。另外,体育培训机构的前期投入往往比较高,很多中小型体育培训机构在日常运营中对预收费模式的依赖性较大,出现了不少资金链断裂、跑路的现象,暴露出其在现金流管理方面的不足。如今,政策对于教培行业的监管整体趋严,非学科类也不例外。国办、中办印发的“双减”意见中提到,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如今,已经有多地正在厘清不同类别培训机构的主管部门及其监管职责,譬如北京规定体育部门负责体育培训机构的管理。未来,行业监管逐步到位,体育培训机构的生存压力也会逐渐加大。一方面,随着政府部门对体育培训机构的经营许可、教师认证、场地标准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势必会有一批以往习惯于粗放经营的机构要全面、快速地实现自我规范。另一方面,在对培训机构预收费模式的严格管理下,对于过去过于依赖预收费的机构而言,短期内的经营压力会十分明显。政策的利好下,体育教育与培训赛道规模不断壮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20年底发布的数据,体育教育与培训行业在2019年的总产出为1909.4亿元人民币,在同年的体育产业总产出中占比为6.5%。对比2015年的247.6亿元,不难看出体育培训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而对于培训机构而言,体育培训是体教结合的过程,不仅要注重孩子身体素质的增长,也要重视其耐心、毅力等品格的培养,设计出满足孩子成长需求的课程产品,才能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商业变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