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燃料电池迎来重磅利好 资本蠢蠢欲动风口再度引爆

2021-08-27 10:06:09

 

来源:券商中国

风口正盛的燃料电池,刚刚又被加了一把火。

8月26日晚间,上海经信委正式官宣,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为首批示范城市群。据上海经信委透露,目前,上海城市群已经建立了城市群工作机制、组建市级工作专班,瞄准“百站、千亿、万辆”战略目标(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100座,形成产出规模近10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接近10000辆)。

这是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官宣获批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或将进一步引导相关产业链迅速铺开,另外市场预期,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大概率也在首批名单之内。

很显然,2021年已经成了中国燃料电池发展的“响哨”之年。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26日晚间,“氢能龙头”美锦能源发布2021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美锦能源实现营收88.93亿元,同比增长69.54%;净利润15.33亿元,同比增长1396.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增长1909.35%;基本每股收益为0.29元。美锦能源在两个月的时间,股价暴涨124%。

上海重磅官宣

8月26日晚间,上海经信委官方公众号发布的《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正式获批》一文引爆了投资界。文中表示,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为首批示范城市群。

此次获批的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是由上海联合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山东省淄博市、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等6个城市(区域)共同组建“1+6”城市群。

据此前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间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示范期暂定为4年。

随后,上海积极响应国家五部委《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文件要求,牵头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申报有关工作。当时市场预期,上海是最强有力的备选城市之一,如今正式官宣获批一定程度上属于预期落地。

据上海经信委透露,目前,上海城市群已经建立了城市群工作机制、组建市级工作专班,瞄准“百站、千亿、万辆”战略目标(规划建设加氢站接近100座,形成产出规模近1000亿元,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接近10000辆),初步建立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等政策保障体系。

上海经信委进一步表示,上海城市群将全力把握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发展契机,聚焦核心关键零部件技术全面突破、整车推广规模引领、加氢站适当超前布局、奖补资金加大力度等方面,加快发布有关支持政策,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有力支撑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分析人士指出,在“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刺激下,氢燃料城市群示范作用对行业产业影响明显,继北京官宣之后,上海城市群也官宣获批,将进一步引导产业链迅速铺开,另外市场预期广东城市群大概率也在首批名单之内。

据悉,广东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是由广州、云浮、佛山、深圳、珠海、东莞、江门、阳江及陕西榆林等地组成城市群一体申报。

又将引爆燃料电池风口?

尽管,燃料电池还未到产生利润的阶段,但产业数据的趋势正在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氢气产量同比增加25%,其中利用新能源制氢的比例提高30%。电解水制氢规模的提升,使电解槽等设备需求增加。另外,中汽协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4辆、675辆,同比分别增长48.5%、47.7%。

8月24日,北京市财政局发布消息称,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近日被国家五部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准为首批示范城市群。

根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显示,以冬奥会、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1到10”的跨越,培育5至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2025年前,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至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关键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3至4家国际一流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

北京市财政局表示,目前北京已初步建立起了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覆盖关键技术科技研发、加氢站建设和运营、车辆购置补贴等环节。

种种政策动向表明,碳中和的时代大背景下,燃料电池的风口已经刮起来了。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40多个地级市发布氢能规划,2021年显然成为了中国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的“吹哨”之年。

今年4月,能源大省山东已经成为了全国首个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示范省份。山东省能源局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0000辆,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干勇预测,未来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达到10%至15%,氢能将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作为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并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

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2030年,我国加氢站数量将突破1500座;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风口之下,资本蠢蠢欲动

前有锂电新能源的资本盛宴作为鲜活案例,使得资本早已对即将崛起的燃料电池风口蠢蠢欲动。行业数据统计,2021年1-7月,国内氢能产业公开投资事件超80起,名义总投资金额逾2500亿元,同比增长超90%,其中百亿级投资规模的项目超过10起。

产业资本的布局积极性也非常火热,据川财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内已经多家企业计划或已经投扩产了燃料电池领域,其中包括长城汽车、隆基股份、上汽集团、中国石化、上海电气、美锦能源、东方电气旗下子公司东方氢能、未势能源、浙江润丰、中国船舶712所、大洋电机、恒动氢能、国鸿氢能、清能股份、明天氢能等17家企业。

此外,在燃料电池产业链上有投资的上市公司还包括亿华通、卫星石化、汉缆股份、富瑞特装、厚普股份、雄韬股份、腾龙股份等。

面对燃料电池的风口,除了中国以外,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已将氢能规划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根据此前披露的《欧盟氢能战略》,欧盟计划未来十年内向氢能产业投入57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6万亿元)。

与此同时,印度对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决定似乎也非常大。此前,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印度将启动一项100万亿卢比(1.35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8万亿元)的国家基建计划,该计划将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并扩大清洁燃料的使用,同时设定了2047年实现能源独立的目标,称该目标可以通过普及电动汽车、转型以天然气为燃料基础的经济以及使印度成为制氢中心来实现。

有分析人士提示,尽管政策风口已至,燃料电池的远期图景美好,但二级市场上的燃料电池产业链已经被资金爆炒过一轮,市场风险需要注意,因为氢能的炒作也只是预期,现在并无太多的盈利基础来支撑股价持续上行,而且燃料电池的许多技术未经过市场商业化应用验证,未来在技术研发、产品竞争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