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残奥会,强壮翅膀带着梦想飞向远方
雷钟哲 陕西省作协会员
8月24日,第16届残奥会在日本东京正式开幕。夜幕低垂、微风徐徐,烟花绚烂、笑脸盈盈,灯光隐去、火炬入场。在三位火炬手的努力下,炽热的奥运圣火熊熊燃起。在未来的12天里,有4403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的这届残奥会,将在东京湾畔再度演绎一场属于残疾人、属于全人类的运动狂欢。
这是一届备受瞩目的残奥盛会,这是一个吸引目光的焦点时刻。因疫情原因,这届残奥会推迟了整整一年,残奥运动员经历了更长的备战周期,付出了更多的训练汗水。他们直面挑战、奋力拼搏的精神,彰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体现了百折不挠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风貌。不仅将激励更多残疾人迸发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也为更多健康人树立了励志效仿的榜样。
不得不说,残疾人因肢体、语言、听力等的长期缺损,使他们难以与健全人一样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这是他们的不幸。但是我们看到,残疾人身残志不残,他们中不乏精神高尚、意志如钢、追求远大、创造颇丰的榜样人物,甚至有的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比健全人还要多。而社会也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构建起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规体系,为残疾人打造出更加宽广的平台。残疾运动员在残奥会上的精彩呈现,就是对社会关爱的一个折射。
不能忘记,中国残奥运动员给我们呈现过很多精彩,留下了很多感动。残疾人田径运动员赵旭,2012年获得伦敦残奥会100米T46级冠军,这位8岁时因不小心触碰到高压电失去双臂的运动员,只能以站立式姿态起跑,却总能创造佳绩、刷新纪录。里约残奥会男子100米仰泳S6级冠军郑涛,也是因为没有双臂,只能咬着毛巾出发,在终点只有用头撞击泳池壁,才能完成比赛。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的周佳敏,里约残奥会获得复合弓公开级个人赛、混双冠军,背后则有她平素加量训练的原因,即使拉弓发箭的手疼得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照样继续训练。另一名旗手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王浩,曾获得2017年、2019年世界残奥田径锦标赛跳远金牌,他出生时右臂就有残疾,然而他在训练时迎难而上、咬牙坚持,从未放弃实现自我价值的努力……一块块金牌充盈汗水、一幕幕场景让人泪目。奖牌不仅是竞赛水平的标尺,更是精神高度的映照。
本届东京残奥会,中国派出了437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251人,男运动员119人、女运动员132人,平均年龄为27.5岁的男女运动员全部为业余选手,有工人、农民、学生、公务员、职员和自由职业者。他们将参加20个大项、341个小项的角逐,是我国参加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
参加铁人三项的运动员王家超说:“受疫情影响,比赛延期了一年,所有运动员坚持了五年,我特别激动,感到很不容易……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次残奥会上有一个突破。每一天、每一刻,我都享受这次奥运历程带给我的成长。”第三次参加残奥会的女子坐式排球运动员、伦敦残奥会冠军王亚男说:“2016年我拿了亚军,这次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是来冲击金牌的。因为疫情,比赛推迟了一年,大家都有些累,但以后回想起来,这也会是很特殊的一届残奥会。”
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闪耀着中华体育精神的高光,是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格言的生动镜像。在此,我们向中国残奥健儿表示崇高的敬意,祝愿他们在做好防疫保护的前提下不负祖国与人民的厚望,争取最好的成绩,展现最美的风采。
无翅亦能飞翔,拼搏绽放奇迹。圣火点燃,大幕开启,来自约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千多名运动员参加的残奥盛会,是体育大餐,是精神享受,是励志战场,是奇迹沃土。他们是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精神意志品质秉性的“图腾”。愿所有残奥健儿,都能演绎开幕式深蕴的主题——“We Have Wings”,张起健硕自己的翅膀,带着梦想飞向远方。(责任编辑: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