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福建银保监局激活林业金融属性 创新开发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时间:2021-05-27 17:27:26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5月27日讯(记者 郭伟莹)今日,主题为“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第272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2021年第6场)在北京召开。

据介绍,福建省山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目前拥有森林面积1.21亿亩,发展林业碳汇优势和潜力巨大。福建银保监局积极践行“两山”理论,认真做好林权制度改革配套绿色金融服务,充分释放林业的绿色发展潜力。

在“增量扩面”上做文章,更好发挥林业的固碳储碳作用。立足实际,加大对造林育林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方面,着力支持国有林场“集中连片”造林。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发挥政策和资金成本优势,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例如,针对全国首个林业PPP模式的国家储备林质量提升项目,国开行福建省分行与南平市政府签订170亿元的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预计项目可带动45亿元社会资本投入。至一季度末,国开行、农发行福建省分行与各级政府合计达成216亿元国家储备林意向融资计划,发放贷款57亿元,支持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234万亩。另一方面,支持林农“千家万户”造林。福建集体林改“分山到户”后,林农手中的林权呈现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指导银行业机构量身打造专属金融产品,有效破解融资难题。如针对林农前期造林阶段融资难问题,推出了免抵押、免担保的“惠林卡”;针对成林后林业抵押评估难、流转收储难问题,推出了免评估、可由政府收储的“福林贷”;针对贷款期限与林木生命周期不匹配问题,推出了期限可达30年的“林权抵押按揭贷款”,全面满足了林农造林育林各阶段的资金需求。至一季度末,辖区林业贷款余额187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23亿元。

在“盘活资源”上做文章,有效激活林业的金融属性功能。“绿水青山”要想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极为关键的一环。一方面,重点探索开展碳汇金融业务,助力实现“不砍树也致富”。兴业银行在南平开展试点,落地全国首笔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项目。该项目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采取“质押+约定回购”组合融资模式,将未来林业固碳的生态收益转化为经济收益,探索解决碳汇市场价格认可度低、碳汇签发周期长等难题,目前已发放贷款2000万元。推动银行业机构利用林业碳汇资源,助力脱贫户增收致富。具体方式是,由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测算脱贫户和脱贫村拥有的林业碳汇资源,依托微信平台开发上线“一元碳汇”小程序,以1元10千克碳汇的价格向社会销售,银行业机构以相应的碳汇收益权为质押,向脱贫户发放生产经营性贷款,目前已为南平市顺昌县376户脱贫户授信460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对接“林票”改革,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新路。“林票”是三明地区国有林业单位按所有人份额制发的一种凭证,具有可流转、可交易属性,是三明林权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积极配合三明“林票”改革,指导农合机构配套推出“金林贷”产品,通过整村授信或批量授信的方式,向持有“林票”的林农发放生产经营贷款、生活消费贷款,助力盘活沉睡的林业资产。目前,已向5个乡镇10个村整村授信“金林贷”4.1亿元。

在“保险保障”上做文章,努力破解金融对接林业的现实难题。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积极推动林业保险发展,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信贷的有效投入创造良好条件。推广森林综合保险,协调地方财政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给予保费补贴。目前,全省森林综合保险参保率达92%,森林保险费率从0.5%降低到0.167%,2020年共为10883万亩森林提供保险保障1008亿元。积极拓宽林下经济保障范围,开展设施花卉种植保险试点,推出多款天气指数保险,保险标的涵盖菌菇、中药材等诸多福建特色农业品种。创新开发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产品,以碳汇损失为补偿依据,对因火灾、冻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森林固碳量损失进行风险补偿,目前已在龙岩市落地试点,提供碳汇损失风险保障2000万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