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炒学区房”:资产焦虑叠加学区焦虑
4月9日,据北京市住建委消息,近期北京市住建委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房地产市场检查,严查发布委托手续不全、炒作学区房、违规商改住、违规群租、代理出租不符合交易条件房屋等违法违规行为,26家机构被查处。
自2020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核心城市楼市率先复苏,但也出现经营贷入市、学区房炒作等现象。近期包括上海、深圳、重庆等地均发布了学区房相关政策。譬如3月30日,重庆市发布《商品房销售不得与人学资格挂钩宣传提示》。
实际上,北京一直在采取多种措施为学区房降温。东城区教委工作人员曾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住房在入学时可以享受高概率,都是计算机派位;城六区还通过明确“六年一学位”、实施“多校划片”等措施,为学区房降温。
但近期以来,“学区房一夜之间涨40万”、“海淀学区房每平米涨3~4万”等声音不断,家长们焦虑情绪被点燃。尽管各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但学区房价格仍有上行趋势,斥资千万买老破小只为“鸡娃”的案例屡见不鲜。
央视新闻昨日晚间就学区房相关问题,采访了业内研究人员。
学区房价格上涨的背后:资产焦虑叠加学区焦虑
浙江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建刚:(学区房价格上涨的背后)是部分城市房地产热与学区房热两种现象的叠加。①资产焦虑:去年以来,部分热点城市,人们在宽松货币政策下,会产生一种资产焦虑。②学区焦虑:学区是一种社会公共服务,但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别是80、85后他们的孩子现在正在上学,他们认定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对学区的要求变成了刚性需求。这两种焦虑的叠加成为学区房上涨甚至大幅度上涨重要的原因。
高价学区房,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均衡分布
浙江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建刚:在学区房价格调控的问题上,政府也非常焦虑,这个事情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案。学区房热的背后实际上就是稀缺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又被绑在房地产市场上,从这点来说,房价确实有点冤。高价的学区房不是真正用来住的,而是用来上学的,把学区教育价格绑在房价上,要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根本问题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教育部规定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会不会反而推高学区房价格?
浙江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建刚:教育部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学生睡眠休息的问题,学生正在成长发育阶段,住得近一点就能多睡一会儿,但实际上这又是把教育资源绑定在了房子上。凡是离教育资源优质的学校比较近的、划入到优质学校学区的那些房子,毫无疑问,只要有学区价值,价格又会升高。也许这个措施的初衷是好的,但确确实实有可能推高学区房的价格。
为何近期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又开始上升?
浙江大学不动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建刚:最近一年左右,我国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非常热,这个热实际上是一种资产焦虑,而资产焦虑实际上来自于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说人们对资产价格上涨的强烈预期。从去年疫情控制住以来,全球实际上都在实行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也一样,我们M2(广义货币)除了今年1月以外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这在过去几年是没有的。人们对资产,特别是房价的预期,认为它会上涨,甚至会快涨、大涨。而这一次如果说是“放水”的话,不是全国都有海绵来吸水,而是部分热点城市,特别是长三角和粤港澳、珠三角这些热点城市会上涨较快。再叠加上学区焦虑的因素,导致房地产近期非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