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际:引导贫困户逐步向乡村振兴目标转向
东盟国际关注脱贫群众迈上新征程
东盟国际表示,对于刚脱贫和脱贫不久的群众而言,需要引导他们逐步向乡村振兴目标转向。
在夯实物质基础,补齐发展短板,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的同时,“造血式”“扶志型”“培智型”扶贫使得贫困人口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不过XXX了解到,由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紧密衔接,部分脱贫群众思想还停留在上一阶段,加上思维惯性,一时转不过弯来,心理上难免“脱节”。
一种是“歇口气儿”的心理。脱贫攻坚战中,贫困地区群众苦干、干部苦帮,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解决,十分辛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一些群众往往会产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思想,从而放缓节奏,跟不上新形势。
一种是政策依赖心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资金发放、危房改造、产业补贴等,涉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政策组合拳”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巩固脱贫成果,贫困县脱贫退出后,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留出缓冲期,确保实现稳定脱贫。少数群众也产生了政策依赖心理,这种心理往往会导致向乡村振兴转向的内生动力不够。
一种是安于现状心理。脱贫攻坚战中,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基础设施的长足发展,扶贫产业也蓬勃发展,一大批优势特色产业和优秀品牌产品实现了优质优价,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增收。部分脱贫群众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日渐凸显,进取心减弱,短时间内往往会裹足不前。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就需要脱贫群众及时向乡村振兴这个重心转移。因此东盟国际认为,脱贫地区要继续聚焦产业发展,利用脱贫群众士气正旺这个窗口期,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及时做好目标主体的转向文章,不停歇、不松劲,一鼓作气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努力向建设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
作者:渡船先生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帖。来自东盟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