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金李教授:“双循环”的关键在于发力“新基建”,培育内需
全球疫情仍严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而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公共政策日趋成熟:新基建、双循环、跨周期调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净值人群如何看清当下的经济形势,并在暗流涌动中抓住投资机会?
在“智慧理财·恒享未来”恒天基金第三届818理财节上,北京大学金融系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教授为大家剖析2020年下半场的经济形势和投资机会,并就当前宏观经济对财富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
发力“新基建”,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国经济持续恢复,领先全球。国内疫情防控得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经济自3月以来持续恢复。数据显示,7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4.8%,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制造业PMI为51.1%,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高于荣枯线。
金李教授表示,随着国内疫情有效控制,经济逐步恢复,实施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的跨周期调节,货币政策有可能从上半年的总量超宽松转向下半年的结构性适度宽松,提高对实体经济的精准直达,切实保障对涉农、小微、民企和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从政策导向来看,为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国内重视“新基建”。金李教授表示,短期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给,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福利。各地正加大力度投资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提出双循环模式,稳定住基本盘
疫情背景下,“双循环”成为热词。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前提出双循环模式,金李教授认为有两大原因:第一,随着中国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我们已从一个“小国经济”变成“大国经济”。第二,短期来讲,新冠疫情导致大家对供应链产生担忧。第三,与外循环相比,内循环的自主性更强,我们也有很好的基础来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金李教授表示,中国实现内循环的条件优越,在需求、供应、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金李教授指出,我们并不是要关起门来完全搞内循环,而是要进入“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新阶段,我们外循环的绝对水平和体量都很可能比以往更高和更大,而并不是要压缩外循环的规模。
“面对非常复杂和严峻的外部环境,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练好内功,稳定住基本盘。把我们的内循环做好,经脉打通,补短板,寻找新的生长点。”金李教授强调,谁把短板补得好,不出现社会治理的重大崩塌,谁能够更快的找到新的增长点,谁就会在全球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增长模式的竞赛中脱颖而出。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正在升维
金李教授指出,做好内循环,需要补短板: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追求共同富裕,重视三次分配,满足国内高端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解决国内教育需求。从财富管理的视角来说,需要解决国内财富管理配置问题、全球资产配置的问题、高净值家庭家族企业传承问题。
“做好财富管理,需要科学的指导,也需要主观的价值判断。”金李教授表示,资管新规之前,所有的人都是在一维选择,追求最高收益率。今天是在二维图上选择最合适的点位,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当前,整个财富管理行业正在从一维升到二维。未来还会升到三维、四维,考虑流动性、期限等各种因素。
在全球资产配置方面,金李教授指出,海外资产配置一定要做。海外成熟市场各种机制更加完善,散户有限,机构为主,能够回避很多行为金融学上的人的思维和行为误区。同时,机构化,合规运作,有信息优势,规模优势,执行能力优势,资金的跨境流动更加安全。
对于高净值家庭,金李教授建议解决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经济转型,传统产业竞争加剧,一代企业家陆续进入交棒期。新的经济形势加速了一些传统企业的消亡,急需探索未来新的商业模式。从家族企业到家族财富,需要合理的税务规划,机构的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