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3个月暴跌60% 这个1800亿市场面临减值风险
国际油价3个月暴跌60%,这个1800亿市场面临减值风险,液化石油气LPG期货、期权迎来同步上市
3个月的时间,国际油价暴跌62%,引起国内外石油化工板块的巨震,价格波动已经传导到下游的各个领域。在价格波动风险四伏的化工市场上,国内原油、聚烯烃、苯乙烯等产业链企业无疑是幸运的,国内期货市场在价格下跌中为企业多了一个避险工具和价格信号。
但是,对于市场规模庞大、苦价格波动久矣的气体能源行业只能被动为国际油价暴跌而买单。中国作为世界液化石油气(LPG)最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国,国内液化石油气LPG市场规模已达1800亿元,相关产业链正在承受巨大的库存减值风险和经营风险。
面对产业不利局面,LPG期货期权工具应运而生。3月1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3月30日上市LPG期货,LPG期权合约也将在相应期货合约有成交的以下一个交易日正式挂牌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LPG不仅是我国首个气体能源衍生品,也是我国首个期货、期权同时上市的品种。一个品种、两个工具,连接期货与现货市场。LPG期货、期权在全球疫情蔓延、国际油价暴跌之际诞生,将助力LPG产业解原油大跌之困局,成为产业链企业对冲价格风险、实现平稳发展的有力工具。
国际油价暴跌引发下游库存减值风险
原油价格的暴跌,正在让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3个月的时间,国际油价暴跌,跌幅62%,国际LPG价格也下跌了340多美元,跌幅60%。而国内液化气均价从年初的4705元/吨,跌到了目前的3100元/吨左右。
中海油能源发展销售服务公司总经理谭家翔介绍,原油大幅降低来自于谈判的破裂和各个国家原油的增产。而低价的原油将引发大宗商品整体的生产链条的巨大变化。炼厂利润增加,相应LPG产量也会增加,进而在LPG供应端产生一系列影响,共同推动造成了LPG价格的大幅波动风险。
事实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PG消费国和进口国。自2013年以来,LPG净进口量强劲增长,年均增速在33%左右,从2013年进口量319万吨至2019年进口量增加到2060万吨,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44%。
从原油角度看,我国LPG产出主要是来源于炼厂副产,同时又是生产调和油料的原料气,油价波动对LPG价格有直接影响。“这波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对于国内液化气(LPG)行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滨表示,大部分中国进口企业缺少风险防控的手段。对于国内石化下游产业来说,LPG是最重要的生产原料。2019年中国LPG进口量约2000万吨,远东市场6270万吨的贸易量,中国约占32%。梁滨说,公司在2019年整个贸易量接近300万吨,而今年的贸易量预计会到400万吨左右。
原油价格大跌对国内LPG产业链中备有液化气库存的实体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库存减值风险,尤其是在春节前后下游需求放缓造成整体液化气库存偏高的背景下,风险被明显放大。
海通期货能源化工研究组长杨安为记者算一笔账。年初全国液化气均价4705元/吨,现在跌至3100元/吨,若不进行套期保值,则每吨净亏损1605元/吨。有了期货后,企业可以在年初卖出等量的LPG进行对库存的套期保值,期现货基差走势趋同的前提下,期货也有同样下跌,弥补了现货库存亏损,因此套期保值可以有效规避库存减值风险。这时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库存套期保值,就尤为重要。
3个月跌60%,LPG行业管理价格风险迫在眉睫
实际上,即使没有近期原油价格大跌,LPG价格的波动性也非常明显。中石油昆仑能源LPG销售部副总经理张尔嘉表示,LPG价格受供需波动影响较大。燃料用LPG受季节性需求波动的影响,旺季价格相对偏高。以2019年为例,低点出现在需求较少的夏季7月,高点则在需求较大的冬季12月。化工原料用LPG受国家政策和下游产品供需、销售价格的影响较大。2019年LPG市场价格在9月气温渐升、汽油需求量较大时涨至4900元/吨。随后10月油品需求进入淡季,价格跌至3600元/吨。
梁滨同样认为,LPG市场价格波动具有季节性,二、三季度是相对低点,一、四季度为相对高点。但因其与原油的高关联性,导致气价格绝对值的变化会跟随原油价格走势,因此一定程度会受到地缘政治及其它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
张尔嘉介绍,企业应对价格波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判断,采取低进高出、按价定销等基本的销售手段来降低价格风险的影响等。对于衍生品避险,他补充道,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参与了LPG衍生品套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体来看,境外LPG衍生品市场运行情况平稳,但存在交易活跃程度不足、对于国内销售端套保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了解到,目前国际LPG衍生品交易指数主要有4个,分别是代表中东离岸价格的CP,代表美国国内LPG价格水平的MB,代表西北欧到岸价格的NWE以及代表远东到岸市场价格的FEI指数。上述衍生品市场美元为计价结算,在市场流动性、境外交易便利性上都为国内企业参与避险带来难度。
一家大型液化气贸易商表示,为了保证稳定供应,进口商不得不持有大量库存或者在途货物,如果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按照传统的销售方式,销售周期漫长,进口商或者面临巨额损失,或者错过高价利润兑现。期货、期权上市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风险管理工具。
优化定价机制,衍生工具来帮忙
如果按2019年均价4000元/吨估算,我国液化石油气LPG市场规模已达1800亿元左右。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气LPG进口国和消费国,2019年进口2068万吨。千万吨级进口量和千万亿元级市场的价格是如何制定的?
据了解,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LPG进口采购价格主要与CP和FEI指数联动为主。CP是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月底公布的下月长约客户提货价格。但这个价格被中东所有生产商,以及亚洲、澳洲其他生产商当做销售计价标杆,导致全球每年以CP计价销售的液化气约4000万吨。因位地理置原因,我国约90%以上进口的货源来自以CP计价生产商。以CP为标杆,就意味着一个固定值覆盖全月交易的价格,明显与现实市场脱节。“但是,国内的下游市场是随市场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这样就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敞口风险,不利于企业稳定经营。”中国燃气LPG事业部副总经理卢平浪感慨。
相关人士还提到,在LPG市场,目前国内并没有一个相对公允的市场定价体系。通常是,各厂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对后期行情的判断进行报价,即便是参考了如沙特合同价格(CP)价等国际价格进行国内定价也因为价格标的不一致而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国内实际情况,最终造成国内价格体系相对混乱,同产品价格区间较大,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不利于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卢平浪表示,即将上市的LPG期货、期权市场以我国市场为基准,要反映我国整体的供需情况。价格数据以华南为基础,涵盖整个沿海地区,为中国液化气的销售、采购价格定一个标杆。中国无论进口量、生产量还是整体消费量,都是亚洲最大,超过日、韩两国的总量。“我们相信以中国整体液化气市场为基础发展的、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LPG期权期货,一定会兼顾国际供需行情和国内产销情况,通过连续的、透明的交易,整体反映北亚液化气市场行情,并成为行业接受的风险管控工具之一”。
在原油、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市场上,用权威衍生品价格来指导现货价格,已经是行业共识。杨安认为,今后国内LPG生产商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和产品质量特点与期货交割基准地和交割品质量标准之间的差异核算升贴水,并以“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形式为自身产品进行报价,大大降低报价难度,规范市场报价体系,减少交易成本,逐渐从绝对价格定价和交易模式过渡到更先进的基差定价和交易模式。
期货、期权同步上市国内尚属首次
了解到,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上,新上市的期货品种大多会同时或一段时间后推出期权交易,已成为国际衍生品市场的常规动作。相比之下,我国衍生品市场起步晚,衍生品种工具数量与境外成熟市场还有差距。尤其是商品期权,去年11月证监会曾批复铁矿石等5个商品期权上市,加速了期权上市步伐,但目前我国仍仅有豆粕、白糖、铜等11个商品期权上市。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商品期权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实现保险、增强收益和波动率管理等功能。与商品期货项目,期权买方一次性支付权利金,获得以某个价格买入或卖出液化石油气期货的权利,相当于买了保险。买方没有履约义务,不需要追加保证金,也不会有额外的损失,便于企业接受和操作,为油气能源类企业和其他相关主体提供新型的风险管理工具。
我国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诞生于2017年3月31日,距离2000年豆粕期货上市长达17年。已上市的豆粕期权工具丰富了油脂油料产业链的风险管理方式和贸易模式,市场投资者对利用期权进行精细化风险管理的需求增加,含权贸易等新兴贸易模式已逐步应用到上下游的采购销售环节。
随着此次LPG期货、期权同步审批上市,我国商品期权上市有望进一步提速扩容。“此次在与标的期货同步研发的情况下,基于相关品种的运行情况,创新性地开展了LPG期权合约设计。LPG期货和期权的一同获批和同步上市,提高了新品种上市效率,有助于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充分发挥衍生品市场功能,支持我国能源行业防范风险、转型升级。”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
对于此次LPG期货、期权上市的意义,市场各方也自有解读。“本次LPG的上市实现了国内衍生品市场的两个首创。一方面,LPG作为首个期货和期权同时上市的品种,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套期保值工具,更加容易在实体企业进行推广,因为单一的期货套保模式需要一定的专业度,不利于初次接触衍生品市场的实体企业进行操作。而期权模式更容易理解,与期货之间组合形成多样化的套保方式,实体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以及风险偏好设计出更加适合的套保方案。”浙商期货分析师洪晓强表示,另一方面,LPG期货、期权的上市填补了我国气体能源衍生品的空白,将会是我国LPG进口商的避险工具,也为我国LPG市场定价机制提供了新的参考。
梁滨表示,LPG期货、期权同步上市,衍生品交易策略更丰富,让企业多了一个销售市场,企业可以选择在实货市场销售现货,也可以在价格有利的时候在期货市场销售,获得稳定的价差。“简单说,以前贸易企业多通过预售配合国际纸货市场锁定利润,而今期货上市之后,贸易企业可以直接锁定远期销售价,在锁定利润的同时,也防控了实货预售违约的风险。同时,期货期权有价格发现功能,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合约贴近市场,交割地设在广东
大商所3月20日发布的LPG期货、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引起市场人士热议。相关采访对象指出,LPG品种具有标准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充分等特点,在期货合约设计上,此次发布的合约规则比较贴近现货实际,有助于企业参与避险和交割。
东证期货大宗商品研究主管金晓认为,期货合约最小变动价位定为1元/吨,相当于合约价值的万分之2.5,这个最小变动价格/合约价值的比率在已上市品种中处于中等偏下,对合约流动性比较有利。
在交割方面,金晓介绍,LPG期货以行业普遍使用的国标GB11174-2011为基础,设定了基于国家标准的主要交割质量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密度、蒸气压)、组分指标、残留物指标(蒸发残留物、油渍观察)、腐蚀指标(铜片腐蚀、总硫含量、硫化氢)、游离水等维度,以确保主要交割质量标准与现货贸易主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也是LPG期货的基准交割地。金联创液化气市场分析师艾博指出,华北和华南地区是我国LPG的主产区。从企业数量上来看,山东省地方炼厂和深加工产业发达,有70多家LPG生产企业,居全国首位。山东所在的华北地区成为我国LPG产量最大的区域,2019年产量928万吨,占比33.4%。
“广东省内LPG的价格波动就达到了107%。”艾博表示,广东地区的燃料用LPG年消费量达517万吨,居全国首位,市场化和开放程度最高,众多炼厂和贸易商参与、竞争充分,形成的价格最具代表性。此外,江苏地区由于大量PDH(丙烷脱氢)的兴起,带动了大量进口LPG涌入,不确定因素加大,对应的最大波幅可达96.34%。
对此次合约,产业企业也表达了看法。“交割区域上选择国内LPG消费量最大,炼厂和进口企业较为集中,市场化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广东地区作为基准交割地,有众多炼厂和贸易商参与、竞争充分,形成的价格最具代表性。”张尔嘉表示。
随着期货、期权合约上市临近,市场各方正摩拳擦掌,做好各项准备。对于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的前景,谭家翔认为,LPG期货、期权上市有助于改善或者改变处于目前困境的LPG相关企业的生态圈。LPG产业链企业对期货、期权工具的理解、认识和参与,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应该更倾向于把期货和期权当成工具,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和方向去合理运用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