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成为影视行业抵御寒流的关键词
股价断崖下跌,明星套现离场,摘牌公司骤增
“今年来跑娱乐圈的分析师,肉眼可见的少多了。”昨日,沪上某文化传媒分析师对《金证券》记者表示。
放在几年前,每年6月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接踵而至,这也给驻扎在上海的投资机构提供极大便利,各大券商、基金旗下的分析师身影不时闪现在各大发布会和论坛上,如果运气好,他们甚至能“抓住”一些影视传媒上市公司的老总,追着讨论票房、估值。如今,随着资本从影视圈撤离,如此喧嚣的场景仅待追忆。在本届上海电视节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更是直言,“行业资本问题非常严重,目前影视公司的市值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资本没法进入。”
退潮
从2016年全年票房457亿元,到2017年的近559亿元,再到2018年的609亿元,近年来中国电影撒着欢狂奔。不过,高增长弧线下,属于中国电影的考验也已到来。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在6月16日举办的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上,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公开称,去年整个行业面临着税收制度的整顿,大到市场和公司,小至题材和演员,都进行了一轮洗牌,2019年对每家电影公司来说都困难重重,近40天每天只有三四千万票房。
王长田同样表示,这种情况造成电影人压力重重,从而导致市场处于观望状态,电影数量明显下降。他直言,“目前行业缺乏资本,资本问题非常严重。股票是融资方式,但目前影视公司的市值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跌幅超过80%,资本没法进入。”他认为,解决上述问题才是解决行业困境的核心。
事实上,近一年多来不仅仅是影视公司股价大幅折损、一线明星争相套现离场,大量影视公司甚至干脆作别资本市场。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2015年左右在新三板挂牌的影视传媒类公司接近60家,但去年一年高达28家影视文化公司从新三板摘牌,包括杨幂持股的嘉行传媒、胡歌持股的唐人影视、火箭少女孟美歧和吴宣仪背后的经纪公司乐华文化、大地院线等,都相继宣布终止挂牌。东北证券研报指出,除了新三板融资效率和流动性问题,在资本寒冬下,影视行业作为强资本介入的行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很多影视公司因成本提高而不得不退出新三板。
求变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电视节上,老生常谈的流量演员和演技问题再次成为各大论坛的焦点话题。老戏骨王劲松怒斥“有关年轻演员把背下台词当敬业”的发言,直接冲上了微博热搜。
对此,前述券商分析师对《金证券》记者表示,“其实流量明星也是背锅,热钱汹涌的时候,市场上所有的烂本子都被买了下来,资本又要赚钱,只能赌流量明星扛收视和票房。”不过,目前市场不再崇尚流量至上、明星至上的风向确实明显。从去年开始,流量明星对一部剧的带动作用越来有限,加之影视剧投资缩减和政策方向对高片酬流量明星的限制,大投入+流量明星的模式已经彻底失灵,纵观这两年的爆款剧,基本上都是戏骨撑起来的。
爱奇艺数据研究院院长葛承志也从大数据出发,证明了流量明星的作用越来越有限。葛承志以近两年播出的几十部新剧为例,数据显示,优质爆款剧无一例外都有三名以上戏骨担任二号或者三号角色,有关配角的弹幕评论量非常高。从《都挺好》、《我的前半生》到《破冰行动》等等,爆款剧都有至少一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配角。对此,于东也在论坛中提到,“很多演员也要有所调整和选择”。
除了演员要求回归演技,《金证券》记者注意到,现实主义题材正成为主流内容公司布局重点。从现场来看,各家影视公司展位最显眼的位置,几乎被现实题材电视剧“独霸”,而往年占据头部地位的古装剧海报都退到了角落里。多家影视公司公布的重点片单均打出了现实题材的大旗,像耀客传媒推出的《人民的财产》《卖房子的人》《特战荣耀》,柠萌影业发布的《小舍得》《猎狐》《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华策集团主推的《绝境铸剑》《觉醒年代》等。
抱团
在那位分析师看来,“抱团”成为影视行业抵御寒流的关键词。于冬的一席话道出了行业的心声,“信心比黄金还重要。2019年我们的市场困难重重,需要行业鼓劲,需要信心。2019年也是考验我们专业人士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报团取暖、抱团出海。”
“现在的电影不是一个人做的,大家都是好邻居、好伙伴、好哥们。电影不是一人一个手指头,而是大家组成一个拳头打过去。”中国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平也表示。
一个直观的感受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少了剑拔弩张,多部电影同台竞争时主创人员往往互相鼓劲吆喝,一部头部影片的背后也往往出现多家出品方,比如2018年暑期档冠军《我不是药神》,背后出品方高达十位,春节档冠军《红海行动》也有着近30家出品方的强大阵容。但是集合优势打造爆款的同时,考虑到各家收益分成占比较小,影视公司赚大钱也是愈发艰难。
在中国电影 “后600亿”时代,与会人士达成共识的是,当前中国电影正处于从数量时代向质量时代调整的阶段,而坚持做好内容的人,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