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引领节能环保产业新变革
“当今,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持续地孕育并蓄势待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必将成为新时代深化节能工作、促进节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日前,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联合主办的“互联网+节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智慧节能 绿色发展”研讨会上,声声关乎推动“互联网+节能”融合发展的呼吁振聋发聩。
联盟亮相蓄势待发
政府搭台,机构引领,企业支撑……一场互联网与节能环保企业的邂逅在这里“升温”,一轮“互联网+节能”的思想风暴在这里席卷全场,“促进供需对接和资源共享,搭建政产学研用密切联系、协同创新的“互联网+节能”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我国智慧节能相关产业加快发展,为政府部门统筹能源革命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节能宏观调控提供支撑。在这样的宗旨和使命下,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节能中心牵头,会同6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互联网+节能”产业联盟。
“成立互联网+节能产业联盟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有力推动节能技术产品方案的畅通和流动,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汇聚各方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推动节能工作深入开展”…….会上,与会各有关部门领导在对联盟的成立表示高度评价的同时,也给联盟的未来发展方向“指点迷津”。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陈立东副司长对联盟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坚持需求牵引;二是强化服务能力;三是发挥纽带作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杜跃军副司长希望联盟各成员单位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一是以计量单位量子化变革为契机,推动能源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二是推动计量技术与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的融合发展。
——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徐强表示,未来联盟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二是为研究出台智慧能源、节能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政策提供研究支撑;三是开展能源管理信息化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工作。
“下一步,联盟将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公益性定位,整合相关资源、务实开展工作,以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为主线,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特别是能源管理信息化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联盟掷地有声的表态中,会议诸多与会专家也齐齐亮相,为“互联网+节能”的深度融合发展献谋献策:研讨会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围绕“互联网+节能”主题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浙江大学副教授李鸿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张永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张广河、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吴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李世鹏、国网浙江电科院颜拥等7位专家,分别围绕我国能源革命战略、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BIM技术推进建筑节能与互联网融合、AI智能化引领绿色云时代、数字驱动绿色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及节能领域应用、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的应用等主题做了发言。
变革在即深度融合
实际上,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是国务院2015年7月1日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确定的重点行动,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自此,“互联网+节能”融合发展的伏笔就此埋下。
“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优势,扩大了产业的影响力,拓展了营销渠道,同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提高了服务效率。”这是某节能环保科技公司的心声,也间接表明了互联网给很多节能环保企业带来的发展“红利”,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创新节能环保产业的模式与业态,成为许多业内企业的共识。
事实上“互联网+”也正在为节能环保产业带来新业态和新模式。在与会专家的演讲中,除“互联网+”一词高频出现,智慧节能、智能电网、智能建筑、信息化治污等说法也屡见不鲜。这些节能环保领域的新鲜说法,正源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的有效结合。
在与会专家看来,节能从过去单纯强调工业技术、设备、工艺,已经走到有效能源管理和能源技术改造相结合的新阶段。如“互联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可以实现能源供应和消费系统的整体优化,达到系统节能提效的最优化。
而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会场上也了解到,目前在建筑节能领域,云计算和云平台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比如,我们打造了一个基于绿色智慧运营平台。我们定了一个内容,就是插件式开发,有很多的系统,包括GIP系统等,有很多的大型公共服务系统,有若干个智控系统,实际这些系统都已经非常成熟。” 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院、绿色建筑软件研究中心张永炜介绍道。
不过,虽然“互联网+节能环保”趋势初现,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却难免遇到问题,比如,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认为,现在虽然有很多企业在布局互联网+环保,但大多数企业只是做了“+互联网”,而没有做到“互联网+”,换句话说,只是做了一些链条的延伸、信息化的集成,而远没有达到商业模式的推陈出新。
具体到能源在线监测系统,正如徐强所言,要着眼推动重点用人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整合能源信息领域的大中小微企业,产学研方面的力量,通过政府、用能单位、节能服务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协作,形成推动能耗在线系统的整体活力。
在国家节能中心综合业务处处长时希杰看来,在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管理层面,一是企业内部要做好结构建设;二是企业要重视节能管理;三是企业要关注技术节能,最大的节能空间有可能就是在技术节能方面的突破。
也有业内专家表示,节能环保行业加强与“互联网+”的结合,应该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的深度融合为重点,但绝不应仅限于此。应考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多行业、多领域的结合,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与农业发展、节能环保、医疗、新型城镇化等的有机结合。将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正亟需如此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