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零售行业将走向何方?
中国近20年网络零售飞速发展,实体零售一溃千里,线下曾经完败线上。但近来的数据显示线上零售平台也已经触及并且进入了存量市场。阿里2016年活跃买家增长人数也在下滑,未来零售行业将走向何方?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提出了“新零售”的战略,立刻引起业界震动,掀起一股议论狂潮。事实上在此之前,苏宁就提出了智慧零售概念。京东也于今年提出了零售第四次革命的概念。
阿里提出的新零售行业的核心是“物流、数据和金融”,正好与供应链的三个流:“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相对应。刘强东在专访中也提出京东未来致胜的关键在于供应链!那么“新零售”到底会对供应链提出哪些挑战和变革?
第一个观点:尽管围绕新零售“人、货、场”谁是核心很激烈,但“货”仍是核心。
当前在零售业做得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典型企业,如Costco、迪卡侬、优衣库、全家、7-11、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企业的实践可以看出,致力于削弱消费者的搜索行为,赢得消费者对零售企业提供商品的信任,不断引入合适的单品或设计出合适的品类宽度与深度,成为消费者的代理,才是零售企业的“正道”。
消费者真正愿意持久买单的企业,正是这些不断更新商品品种,运用供应链能力提供高性价比商品的零售企业。他们很清楚通过搭建一个科学的商品管理体系,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企业才会基业长青。
阿里提出“人”是核心的初衷是很好的,是想提醒零售企业要重视“人”,但零售的根本是重视“人的需求”并将“人的需求”转为合适的商品,就像用户画像的初衷是让精准营销得到最直接和最有价值的应用,然而何最大化发挥用户画像分析结果对商品体系的影响,才是对更多零售商更为有意义的。
再看“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复杂的企业,也意味着“场”的类型也是最多的,也是最为复杂的,不同的“场”会有不同的“人”进入,最终还是要落回不同的“场”中放哪些商品组合,也就是回归到零售的本质。
“人货场”三个核心要素是不能被割裂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场”的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实的“货”的身上,最终零售商还是要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做到通过“场景”的连接,让“人”和“货”真正的匹配起来。
故此,零售商需要改变观念,建立一套真正聆听消费者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将需求转为商品的商品开发体系,不断更新品类结构引入新品种,并通过后端供应链体系建设降低这种好商品的成本,给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
因此,需求链就是以市场需求、顾客需求为本质基础,把感知顾客需求和商品的分析研究作为管理起点,形成与之相应的商品结构,并且把供应链各个职能环节如库存、生产、采购、物流等与前端需求和商品管理给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从需求开始到中间生产再到最后配送的流程闭环和数据闭环,并且坚持整个系统的实时动态化,以实时满足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
当然,如果需求链不仅仅能够满足需求,还能够影响需求和引领需求,那就走到了需求链的更高层次。这一点是零售企业革新和进化务必要牢记的关键思想。今天也很高兴看到苏宁提出的是商机挖掘机销量预测引擎,也是与需求链思想完全共鸣的。
第二个观点:在需求链变革下,预测、调价和补货的实时化、智能化、自动化决策要求大大提高,都需要系统的支撑,如果是新建的新零售企业一般在系统上需要一步到位实现上述要求,如果是转型新零售的企业,则需要在软实力方面大力重构系统以实现上述要求。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