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超市到家从存量中寻找增量
超市到家这个赛道最近越来越受到关注,广义的超市到家包括平台型(淘鲜达、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自营型(盒马、永辉生活)及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平台型超市到家企业,探讨他们的发展情况、竞争壁垒和未来方向。
早在2010年超市到家模式在中国已经诞生,但早期超市到家业务的探索由于消费习惯和盈利模式上的问题,大多以失贤告终,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定位服务的发展,人们对即时配送的需求不断扩大,各大电商巨头纷纷入局超市到家,仍2015年开始逐渐进入混战局面。
平台型超市到家逐步向五大头部平台集中(多点、京东到家、饿了么、美团、淘鲜达)。根据其不线下商超的合作深度,主要可以分为深度型和流量型两种模式,前者以多点为代表,以数字化系统为竞争壁垒,后者以美团(闪贩)、饿了么为代表,以流量为壁垒,二者在打法和扩张速度上各具特色。
未来作为超市到家传统商超存量改造的一种方式,目前头部企业渗透率只有5-10%,有一定增长潜力但也存在天花板(可能是20-30%)。目前拆到每单,超市到家毛利额基本可以覆盖履单成本。未来随着宠单价提升(调高门槛和商品组合)、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配送费、会员制等方式可以明显提升盈利水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