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17种抗癌药通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10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将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医保局通过谈判,将17种抗癌药品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并公布了医保支付标准。
各省市不得变更药品种类和支付范围,但医保基金和患者分摊比例由各地区确定。
支付标准有效期截止2020年11月30日,之后按照医保支付标准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若期间有仿制药上市,或药品市场价格低于支付标准,医保局将重新调整支付标准。
各省市药品采购机构在2018年10月底前将谈判品种按支付标准在集中采购平台上公开挂网,医保经办部门更新信息系统,以确保11月底前开始执行。
平均降价幅度55%,最高达74%此次谈判目录全部为临床价值高、治疗肿瘤的创新药产品,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淋巴瘤等多个癌种。
我们将涉及产品总结在表1(见下页)。与上市公司相关包括中国生物制药(1177.HK)的安罗替尼和恒瑞医药(600276.SH)的培门冬酶。安罗替尼上市后采取“买八盒赠八盒,再买八盒,终生赠药”的销售策略,八盒可使用3个月,安罗替尼目标患者中位数生存期为9个月,故我们粗略估算每位患者买十六盒,赠八盒,则实际降价幅度约17.5%,培门冬酶降幅约16.5%。故国产产品的降价幅度低于平均降幅,也许因为国产药品定价本身较进口药品低。我们认为这样的降价幅度,使医保谈判对国产创新药的销售额产生积极作用。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形成,创新药“以价换量”快速打开市场本次谈判目录中有12个是品种2017年后上市的,甚至有3个品种是2018年4-5月才刚获批上市。通过梳理系列事件:17年2月新版医保目录公布、17年4月人社部发布公开征求完善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议通知、18年3月医保局成立、17年7月和这次完成共2次医保目录谈判,合计纳入53个品种,我们认为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在逐步形成和完善。未来,临床价值高的、临床急需的创新药产品上市后可快速抢占市场。同时,降价幅度也给药企带来压力。但我们相信,随着机制成熟和影响显现,促使制药企业更理性、清晰地制定和调整药品研发及商业化策略,使研发产出的效率更高。医保局也会在医保基金和制药企业双边利益上找到平衡点。
投资建议:根据各公司半年报,17Q3-18Q1期间,各省市陆续执行17年2月公布的新版医保目录后,相关产品销量实现显著增长。我们相信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使创新药能更快释放潜力,总体将对创新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可继续关注对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以及由此未来的政策调整。此外,我们认为在这种机制下,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产品先发优势更明显,而me-too类型产品未来可能较难打开市场,且利润空间将被压缩。建议关注研发能力强、产品布局差异化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