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交9年来最好成绩单 研发投入加码
2018-08-31 20:17:00
来源:医药网
中期业绩报告披露进入尾声,医疗行业287家公司大多已披露中报。截至8月29日(以下引用数据均截至8月29日),从已披露的243家公司的中报数据来看,医疗行业是2010年以来的最好时期,营业总收入和净利同比增长进入“2”时代,分别增长21.25%和24.74%,而且净利增速超过收入增速,说明盈利增长更好。80家公司收入和净利增长均超20%从中报数据来看,有90家公司的净利增速在30%以上,占已披露公司数量的37%。如果看增长质量,可以从收入和净利同步增长的数据来看,康泰生物、智飞生物、金石东方、国农科技4家公司均实现增长翻番。其中,康泰生物实现收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126.65%;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327.71% ;智飞生物实现收入20.72亿元,增长365%;净利润6.82亿元,增长306.92%。智飞生物增长不仅速度位于前列,净利润数额也位于行业前列。公司是我国疫苗核心企业,今年上半年重磅品种持续放量,大大增加了公司业绩弹性,AC-Hib三联结合疫苗等自主产品实现收入5.6亿元,贡献利润2.5亿元;代理默沙东四价HPV疫苗上半年批签发262万支,预计报告期内销售180万支。智飞生物独家代理默沙东的5个疫苗品种中, 1月至8月中旬四价HPV和九价HPV疫苗分别累计批签发343万支、10.6万支,供应量增长较快;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也已在各地陆续中标,将于四季度正式开始销售。海普瑞、博济医药、美年健康、辅仁药业、浙江医药、鲁抗医药、圣济堂、新和成等80家公司的中报净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其中,海普瑞实现收入20.04亿元,同比增长 90.88%;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5602%;辅仁药业实现收入31.09亿元,增长14.40%;净利润4.51亿元,增长4508%。但也有部分医药公司中报出现负增长。国新健康、海特生物、健民集团、莎普爱思、莱茵生物等30家公司的收入和净利均为负增长。其中,国新健康收入和净利分别负增长72.53%、25.88%;海特生物收入和净利分别负增长30.89%、59.24%;净利负增长比例最高的为海正药业,为负8531.34%。不过,负增长公司占医疗行业的比重在10%多一点,并不影响行业整体的稳健成长。净利润前20名最少赚6.4亿今年上半年获利最多的前20家公司中,净利最少的也至少在6.4亿元。最能赚钱的白云山实现净利26.19亿元;其次,新和成净利20.59亿元;排名第三的恒瑞医药净利19.10亿元;第四的云南白药净利16.33亿元;第五的复星医药净利15.60亿元。白云山对原持有的广药医药的50%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8.3亿元的投资收益,以及参股的一心堂7.4%股权公允价值增加2.6亿元,实际扣非后净利润15.4亿元。新和成收入和利润主要系第一季度维生素产品销售价格上涨,二季度环比下降。二季度营收和利润环比下滑主要系公司维生素A产品由于价格波动较大,前期高价订单执行率低,销量下滑所致。目前维生素A价格趋于稳定,销量逐步恢复正常。扣非后最能赚钱的公司非恒瑞医药莫属,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61亿元,同比增长22.32%;实现扣非净利润18.28亿元,同比增长18.10%。公司的肿瘤管线核心品种阿帕替尼自纳入国家医保后“以价换量”效果明显,销售额同比增长64%;碘克沙醇持续带动造影剂板块保持高速增长;麻醉板块方面,右美托咪定、阿曲库铵等也保持平稳增长。公司上半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9.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6%,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2.82%。研发管线方面,恒瑞医药重磅品种硫培非格司亭(19K)于上半年获批上市,作为中国首个获得优效结果的长效G-CSF制剂,预计未来销售峰值有望超过10亿元。国家药监局信息显示,公司另一重磅品种吡咯替尼已经审评完毕,预计不久将获批上市,作为疗效显著优于同类拉帕替尼的潜在best-in-class品种,预计也是一个重磅品种。此外,公司多个注射液在一致性评价中。复星医药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8.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97%;净利润12亿元,负增长5.32%。目前,复星医药已形成国际化的研发布局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在中国、美国、印度等地建立了高效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形成全球联动的研发体系;并通过多元化合作方式,衔接全球前沿创新技术,推动前沿产品的全球开发和转化落地。截至2018年6月30日,复星医药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40项。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已报新药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药品注册申请名单,有望率先实现国产单抗生物类似药零的突破。在小分子创新药领域,复星医药首个实现中美双报的小分子化学创新药FN-1501注射剂已分别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开展临床试验。同时,复星医药积极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持续完善“仿创结合”的药品研发体系。23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10%今年上半年的一个可喜变化是,医疗行业加大了研发投入,总计有23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0%以上。复星医药研发投入金额最大,达11.88亿元,同比增长89.82%;排名第二的恒瑞医药研发投入9.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贝达药业、沃森生物、广生堂、通化东宝、九安医疗、普利制药研发投入占收入21%以上。其中,贝达药业研发投入占收入之比达46%。除了几大药企外,通化东宝是上半年研发投入比例较大的公司之一,共投入了3.8亿元,同比增长30.78%。公司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糖尿病治疗药物,不断推进研发进程:重磅的三代甘精胰岛素生产审评正在补充材料,近期将会进行临床数据核查。其他的类似物中门冬胰岛素处于结题和盖章阶段,完成即进行报产;门冬30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后续将迎来入组,门冬50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地特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现处于临床试验筹备阶段;赖脯胰岛素系列已提交临床申请审评阶段;和法国Adocia公司合作引进的超速效型胰岛素类似物(BC Lispro)和胰岛素基础餐时组合(BC Combo)目前正在进行多批次的工艺和分析方法的重复试验,同时根据中国现行的法规进行动物体内实验的方案设计,研究工作积极有序推进。重点品种利拉鲁肽注射液处于申报临床受理阶段,度拉糖肽计划年底前申报临床,公司在糖尿病药物领域的研发布局持续向前推进。7家公司销售费用占比超60%销售费用是市场关注的重点问题。从中报数据来看,有48家公司的销售费用占到销售收入40%以上,其中,占60%以上的有7家,分别是国农科技(75.44%)、龙津药业(73.61%)、灵康药业(71.98%)、大理药业(67.82%)、哈三联(65.28%)、海特生物(62.23%)、海辰药业(61.18%)。在销售费用高的公司中,中成药企业占比较高,销售费用占收入50%以上公司中,多为这类公司,如步长制药、中恒集团、上海凯宝、双成药业、济川药业等。国家对医药购销领域的治理可能会对这类企业的销售带来影响。不过,从行业整体来看,随着医药消费增长,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储备品种增多,以及新药审批和一致性评价速度加快,医疗行业后劲是值得期待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