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社会资本填补融资缺口 “一带一路”成中拉合作新“风口”
拉美是中国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03-2016年中国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存量由46亿美元增至2071.5亿美元(总量占比15.3%),拉美成为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第二大目的地。中国是拉美地区的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在巴西、委内瑞拉、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国的生产性投资已初具规模。去年,双方之间的贸易额近2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与此同时,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更是全球在基础设施领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已成为中国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第三大市场。今年1月,在智利召开的第二届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和拉丁美洲、加勒比33个国家发表特别申明,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拉合作的新的平台, “一带一路”正式延伸到拉美。
近日,第九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在澳门举办,由商务部主办的第四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同期举行。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令中拉基建合作进一步提质升级;中拉应如何发挥经济互补性、找准利益契合点、对接彼此发展需要,携手规划“设施联通”成为现场热议的话题。
受访专家们认为,中国和拉美同属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有着共同的理念和诉求,且具有极强的经济互补性,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未来,双方应继续加强政策和战略方面的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与融资方式,加深“经济神经”对接,在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取得更多“双赢”的成果。
不少合作问题尚待解决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受到石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因素影响,拉美国家经济增速普遍下降。资金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经济振兴的重要瓶颈,经济发展亟需增加投资,而中国能向拉美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技术保障,这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推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互联互通建设。随着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加速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进程,目前拉美各国基础设施合作机制日趋成熟,以交通、电力、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规划格局逐步形成。
近年来,中拉基础设施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宽,已从工程建设拓展到园区建设、产业规划、产能合作等领域,合作方式从单一的工程承包向项目建设加后期运营拓展,PPP、BOT等新的项目融资模式加速实施,并购、直接投资等显著增加。
但在现有的合作模式中,仍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业务局美洲业务部资深专家田云海谈道,目前几种类型的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型市场基础设施项目时常面临政府负债空间不足,银行难以向政府提供大额授信的问题;而市场主导型的市场基础设施项目,一般由政府部门或政府代理部门采用PPP或BOT特许经营模式,但中国公司常常面临投标综合成本比较高,中标几率低的问题;公司主导型基础设施项目,前期投入高,耗时长,当地政府批准与否变数多,后期项目资本投入量大,回报时间长,回报率不确定,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因此田云海建议,中拉基础设施合作,应围绕重点领域纳入更多整体合作元素,根据双方经济发展的阶段与实施能力和产业发展的进程,共同确定长期的实施目标。
同时,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具有的不同资源和优势,其中,政府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并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的优势;多边金融机构会同各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推动的作用;由市场确定除政府投资以外的其他投资人等各类参与者。基础设施发展与建设规划目前主要由政府出资,未来可以考虑政府出资为主,银企出资为辅;可建立政府出资的招标机制,或者建立公司出资的补偿机制;积极探讨政府援助、开发性金融机构技术援助、商业贷款在基础设施发展上不同角色的联动机制。
“要提升中拉基础设施合作水平,必须进行制度创新。”田云海强调。他指出,中拉双方接下来要做好政策对接、规划对接、标准对接和文件语言便利化探讨的对接,优化投资环境,降低协调成本,便利人员往来。金融机构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及时进行产品创新,拓展金融产品,丰富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中拉企业包括第三方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探讨多种形式的合作。政府、银行、企业可共同探讨基础设施项目还款来源多元化,投资回报以“基本收益”加“变动收益”的组合模式。
近年来拉美国家纷纷加快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如巴西推出“重振制造业”目标,秘鲁的《2016-2021发展规划》提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业、冶金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岳云霞对记者分析,“一带一路”所提倡的产能合作、创新发展与拉美自身的发展规划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双方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也能为拉美的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
“因此中拉双方应进一步借助一带一路这一平台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沟通,促进产业和贸易政策的协调和对接;另一方面,双方在基建领域的合作可加快中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力、通信、网络服务业与拉美农业开发、食品加工等各自优势产业技术转让,实现优势互补,除了能使拉美在基础设施上进一步互联互通,也能加快拉美经济转型和产业链升级步伐。” 岳云霞表示。
引入社会资本填补融资缺口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11年到2040年,拉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总需求将高达13.2万亿美元。其中,铁路、公路、电力、港口建设等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最大的领域。巴西Concremat工程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Mauro Viegas介绍说,过去13年,巴西在基础设施领域每年大概投入340亿美元。最近研究机构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基础设施的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大,基础设施的资本总值只占到全国GDP的34%,还有24%的GDP差距,这是未来20年中要投资的基础设施总量。
由此可见,投资不足是拉美基础设施匮乏的重要原因,基础设施的落后又造成了发展的瓶颈。要打破这一局面,受访专家们认为,拉美各国不但需要有更多有竞争力的装备,更重要的是有更灵活多样的金融支持:除了东道国政府的投入、银行融资以及借助例如中拉产能基金、中巴基金等基金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融资难问题具体如何解决?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主任俞建拖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与拉美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合作还需要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融资方式和理念,首先要更多地利用香港、澳门等金融市场,发展更多潜在的投资者。其次,要做大利益共同体,引入全球各地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这样彼此之间就不会相互排挤,而是把利益共同体做大做强。最后,要鼓励PPP等社会资本的参与,实现更多股权性质的投资,不做“一锤子买卖”,而是考虑到长期经营投资。
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全球主席Vaughn Barb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不只是拉美地区,全球的基础设施合作都存在着巨大的融资缺口:据全球基础设施中心2017年发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展望》报告预计,到2040年,全球基建投资缺口超过15万亿美元,相当于基建投资赤字的16%。按照目前的投资趋势,届时97万亿美元中将有19%——即约18万亿美元无法获得投资。如果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加入,不但能够有效缓解基建领域融资不足的问题,还会衍生出更多对专业服务的需求,比如专业咨询、融资服务、工程咨询等。与过去相比,这些专业服务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潜力,也将为全球相关机构和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然而社会资本的加入也意味着风险的上升。对此,俞建拖指出,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如商会等)需要树立更强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评估机制和监管措施,加强信息共享。“政府公共部门需要帮助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可以跟中国对外承包商会一样,建立诸如风险防控平台等,通过平台对企业的信息、征信甚至是污点进行预警,将风险降到最低。”他表示。
巴西规划、发展与管理部国际事务秘书Jorge Arbache表示,希望未来中拉基建合作中的投资可以更好地结合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并让参与其中的企业能够享受到更智慧的服务。“我们与中国的合作也将继续推进,加强政策、战略方面的对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使得我们的企业和国家都可以互利共赢。” Jorge Arbache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