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煤矿新旧动能转换赢得煤炭行业青睐
一头连着井下采煤工作面,一头连着地面智能调度指挥中心,一路穿透近500米地层,一键组织生产——滨湖煤矿薄煤层智能无人采煤工作面,已成为该矿建设“智慧矿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滨湖煤矿作为集团公司唯一一座薄煤层矿井,自去年以来,他们坚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认真按照集团公司“一提双优”工程要求,大力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着力孵育“先进动能”,推动矿井一举实现了扭亏为盈,全速推动“滨湖方舟”行稳远航,为建设“实优强富”新枣矿贡献了滨湖力量。
装配上新动能
受煤炭赋存条件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叠加影响,滨湖煤矿一度生存举步维艰,职工收入大幅下降,经济运行十分困难。为破解困境,他们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魄力,大力实施“一提双优”工程,对生产模式、生产工艺进行彻底改造,让这个自建矿以来一直艰难求生的矿井“完全变了模样”。
薄煤层矿井智能化生产在全国没有成功的经验,他们勇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方求索、倾力实践,在采煤工作面引进了全国首台套薄煤层智能无人采煤机组,生产工序由原来的2名煤机司机跟机操作、6名支架工分段跟机拉架,变为1人远程操控,2人工作面巡视,把一线职工真正从繁重、危险的薄煤层生产中解放出来,形成了60人采煤区队就可支撑全矿产量的高效集约生产局面。
据悉,该工作面较传统工作面劳动用工压缩56%,人均工效提高195%,资源回收率达98%以上,实现了“煤厚就是采高”,单面日产量可达到3000余吨、月产9余万吨的水平。
在掘进工作面,他们引进了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的EBZ-230A型综掘机,实现了优质快掘,进一步缓解了矿井生产接续压力,曾创出了日进尺13米、月进尺400米的最好水平。
滨湖煤矿在薄煤层矿井生产模式上的变革和突破,受到了社会各界和行业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全国大批同类型矿井纷纷前来参观考察,人民日报、新华网、大众网等知名媒体给予报道推介,《薄煤层综采远程可视智能化成套设备研发与应用》创新成果被命名为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
优化出新活力
生产能力提高了,“储装运”系统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为实现“生产出、运得走、提上来”,他们持续加快矿井整体系统和劳动组织优化步伐,让系统的缓冲能力、运输能力、运转效率与源头生产能力并轨接入、相宜匹配。
对井下泵房进行远程操控改造,实现了集中控制、无人值守;对采掘工作面顺槽皮带安装集控装置,11部皮带实现了集中控制,减少岗位工29人;大力推广使用无极绳绞车,减少绞车司机及信号把钩工52人;把优化富余人员充实到后路底板治理、轨道铺设、地面设备修理等岗位,最大化挖掘了人力资源潜力。
在采煤工作面取消专职检修班,生产组织由“三八制”改为“二八制”,将固定检修调整为弹性检修,取消夜班生产,让职工体面劳动、安全工作、幸福生活。积极推行机构改革,对专业相近、职能相似的科室和岗位进行整合,努力打造人岗匹配、职责明确、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
植入“AI”基因
滨湖煤矿坚持“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对引进的先进装备,结合矿井实际,持续进行优化升级,利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设备植入“AI”基因。
他们通过探索研究,井下一线“三机”、运输皮带等设备具备了“一键”启停控制、煤机记忆截割、支架自动跟机、自动雾化除尘、远程干预操控等新功能,矿井系统效能又一次实现了大跃升。他们还积极攻关薄煤层矿井智能无人掘进工艺,致力于掘进专业生产模式的变革和突破。
据悉,滨湖煤矿当前正有序推进智能采煤工作面、智能储装运系统、智能选矸系统、智能洗煤系统、智能调度指挥中心“五大”智能系统建设,“智慧矿井”已渐成规模,为矿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