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数据》快速发展 助推科学数据出版与共享
光明网讯 1月17日,在《中国科学数据》第一届编委会第二次全体会上,《中国科学数据》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表示,《中国科学数据》及出版平台发展快速,刊物水平较高,建议《中国科学数据》下一步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特点,从“深”“高”“远”维度定位办刊目标,综合考虑作者和编委、读者群体几方面因素,协同发展,希望未来把期刊推向新高峰。在中国科学院倡导“四个率先”“四个一流”的形势下,《中国科学数据》真正形成快势发展。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发布了《科学数据引用》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科学数据引用元素描述方法、引用元素详细说明、引用格式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科学数据传播机构、数据使用者等。其中,科学数据传播机构可根据本标准设计数据引用系统,并声明数据引用规则,数据使用者可根据本标准著录科学数据引用信息。《科学数据引用》将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标准的正式发布标志着科学数据可以像学术论文一样被学术同行标准化引用,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科学数据拥有者开放共享其数据。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表示,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长期致力于引领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把发展科学大数据作为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将立足中科院,面向广大科研人员与科技界,继续推进《中国科学数据》对中国科学数据共享的推动作用与对各学科、中科院内外乃至地方政府等的服务功能,用科技创新为科学大数据的发展服务。
《中国科学数据》(CN11-6035/N,ISSN 2096-2223)是我国网络连续型出版物的首批试点之一,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专门面向多学科领域科学数据出版的学术期刊。该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期刊自创刊以来,依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优势,通过自主开发的出版系统平台(www.csdata.org)及数据存储库(www.sciencedb.cn)进行了国内科学数据期刊的首次实践。
《中国科学数据》专注科学数据论文的快速发表和广泛传播,致力于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引用,推进科学数据的长期保存与数据资产管理,探索科学数据工作的有效评价机制,推动数据科学的发展,促进科学数据的可发现(FINDABLE)、可访问(ACCESSIBLE)、可理解(INTELLIGEBLE)、可重用(REUSABLE),打破了传统出版的局限,实现论文数据的流通及重用,填补了国内数据出版的空白,开创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目前,期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为来源期刊(201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