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新希望乳业时隔6年欲重登A股 近年大举并购已揽10余区域品牌

2017-10-11 09:03: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新希望乳业最近启动A股独立上市计划。

日前,新希望乳业的招股说明书首度公开,其近年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度其实现收入40亿元左右,净利同比下滑。同时,新希望乳业目前下辖13家区域型乳企,如何对其进行整合亦是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低温奶制品成为新希望乳业业绩第一大贡献要素,但该战略亦面临一些难题。10月10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上新希望乳业内部人士,但其表示,由于公司正处于缄默期,不便接受采访。

曾主动放弃境外上市

在被新希望(000876,SZ)剥离6年后,新希望乳业启动IPO之路。

9月29日,证监会官网披露新希望乳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其招股书显示,新希望乳业此次计划发行8537.1067万股,拟投入约5.04亿元募集资金在安徽新希望白帝乳业有限公司搬迁扩建、营销网络建设及品牌推广、研发中心建设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四大项目中。

回溯历史,新希望乳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2002年,新希望通过控股或参股杭州双峰、河北天香、邓川蝶泉等6家区域型乳企,从而迅速组建起乳业班底。2006年,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新希望乳业,前者为后者的唯一大股东。

2010年,由于新希望乳业持续多年亏损,新希望同意以其持有的新希望乳业100%的股权与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新希望农牧有限公司92.75%的股权进行置换。次年,股权转让完成宣告新希望乳业正式被剥离。

此后,新希望乳业多次被传要重启IPO.2015年,新希望乳业初步拟定于港交所上市并为此搭建红筹架构。但2016年2月,新希望乳业称由于发展需要主动放弃境外上市计划。

为此次回归A股,新希望乳业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并购与剥离亏损子公司的动作。例如,公司陆续转让新希望鲜生活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等13家子公司股份。

招股说明书也将新希望乳业近年经营业绩首度详细公布。2014~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32亿元、39.15亿元及40.5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分别为5911.1万元、3.02亿元及1.5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0.85亿元,归母净利则为9908.37万元。

从新希望乳业2016年度的财务数据来看,其当年净利比去年同期减少约1.5亿元,主因或在成本及销售费用各增加7000万元左右。

在销售规模上,新希望乳业不及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及光明乳业三家全国性乳企,但超越科迪乳业、燕塘乳业及天润乳业等区域乳企,位居区域型领先乳制品梯队。

大举并购扩张后需做整合

新希望乳业的扩张之路与其持续多年的兼并收购密不可分。

2002~2008年间,新希望先后收购了四川华西乳业、四川阳坪乳业等10余家地方性乳企,并参股重庆天友乳业。2015年起,新希望乳业开始第二轮收购,完成对苏州双喜、湖南南山、西昌三牧等区域型乳企的收购。

截至目前,公司共控股乳制品生产型子公司13家,分布在四川、云南、华东、华北及湖南地区。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希望乳业长期以自身品牌加地方品牌进行双品牌运作,好过用全新品牌攻占地方市场。

新希望乳业的重点市场分布亦以其收购的区域乳企为中心展开。公司招股书显示,从现阶段来看,公司在四川、云南、河北及浙江等省份销售收入规模较大,这也是公司目前的主要业务经营地区。据《中国奶业统计摘要》数据,2011年至2015年,上述四个省份的销售收入从282亿元上升到468亿元,在全国销售总收入的占比也从12.17%上升到14.07%。

一旦上市,新希望乳业表示,将持续强化在西南市场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开拓华北、华东、华南等重点区域性市场,扩大国内销售网络并进军国际市场。

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收购亦对新希望乳业造成了不小的资金压力。2014年12月31日至今年6月30日,新希望乳业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3.85%、66.09%、76.01%及72.42%,高于其他大部分行业企业。如果持续并购,新希望乳业的资金面或更加吃紧。

在全国市场占有率方面,新希望乳业亦坦言,由于采用了区域性城市乳企的竞争策略,公司产品的整体市占率仍然不高。一旦全国性乳企加快在区域性市场布局或全国一线品牌通过并购方式收购区域市场规模乳企,将对公司造成市场冲击。

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也就该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何通过并购使企业得到持续性的成长非常关键,公司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仍然是以城市型乳业为主,把长板做长。

重点发展低温奶

为避免与以常温奶见长的伊利股份、蒙牛乳业等全国性乳企展开正面竞争,新希望乳业采取了以低温奶为主打的产品策略。

2014年到2017年6月底,公司低温奶产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比例不断提高,从40.74%提升至57.97%,逐步确立其在公司个类别产品中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从2014年至2016年,公司常温奶产品销售收入逐步从19.16亿元降至16.83亿元。

新希望乳业认为,区域性乳企利用低温奶的消费特点,在区域市场建立了相对独立和封闭的销售网络,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但实际上,低温奶战略亦面临着一定挑战。招股书中提及,由于低温乳制品更需从生产、出厂、运输到货架存储的全程冷链保存,一旦公司因人员操作疏忽等原因,出现产品质量或食品安全问题,将可能使公司遭受各项损失,进而对市场销售和经营业绩等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同时,深耕低温奶市场的不仅新希望乳业一家。光明乳业、三元食品等均在此领域有所布局,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也有所动作。

宋亮认为,随着低温奶制品领域的竞争加剧,其最终的比拼来自于乳企是否拥有品质好且成本低廉的奶源,以及冷链物流体系是否完整且成本较低。他表示,在区域性乳企向外扩张的过程中,势必会加剧大吃小、强吃弱的现象,对于现阶段的乳企来说,最好的办法应是降低自身经营管理奶源的成本,做好打持续拉锯战的准备。

王丁棉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低温奶正在经历恢复性增长。他认为,由于低温奶的自身属性与消费对象特殊,区域性乳企在奶源供应与消费者认可度上都占明显优势,全国性乳企的进驻不会造成太大威胁。“如果乳企能够在三线城市市场完善自己的冷链运输,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半径。”他补充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