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热点 >

净利近九千万扣非后八百多万易简主业是搞投资?

2017-09-12 14:03:00

 

来源:挖贝网

在资本市场上,不乏见到运用高超手法获利的案例,比如易简集团。

事情是这么回事的。

2017年8月25日,上市公司普邦股份披露重组方案,拟以近7亿元增持宝盛科技股权,其中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安瑞泰投资、新余等观、智媒广告合计持有的宝盛科技66%股权。

作为智媒广告的母公司,易简集团是这桩交易的最大受益人之一。早在2016年7月27日,易简集团以现金人民币5000 万元获得宝盛科技20%的股份,而普邦科技合计为这些股份作价1.55亿元。也就是说,短短一年时间,易简集团轻易获利1亿元左右。

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在过去几年里,易简集团通过不停地投资和出售资产获得可观的净利润,就拿2017年上半年来说,录得净利润8000多万,但扣非后只有800多万,而非经常损益正是来自投资收益。

问题来了,这家投资能力爆棚的广告公司到底什么来头?

1

不废话,直接看业绩。

2017年8月30日,易简集团发布2017半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48.49%;净利润8965.89万元,大幅增长257.49%,超过了2016年全年净利润。需要补充的是,扣非后净利润只有885.99万元,较上期同比下滑58.25%。

可惜的是,中报对净利润暴增、扣非后净利下滑均未作出相应的解释。

就目前来看,或跟易简集团上半年投资收益有关系。中报显示,录得投资收益高达8072.48万元。

半年报解释,投资收益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公司本期转让了持有的部分原有投资项目公司的股权。不过易简集团没有对具体情况进行披露。

或在公告中找到答案。

1、2017年5月25日,易简集团子公司易简新媒体向张坤城转让其持有的爱普新媒28.97万股股份,交易价格为人民币2477.64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爱普新媒是新三板一家从事自媒体广告运营和广告平台运营业务的公司,但自2017年8月28日起在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2、2016年11月29日,智媒广告以5960万元总额向普邦股份转让宝盛科技10%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宝盛科技是一家移动数字营销整合提供商。早在2016年7月27日,易简集团子公司智媒广告就以5000万元人民币收购了宝盛科技20%股权。

需要补充的是,普邦股份在今年8月25日再次增持了宝盛科技余下股份,易简集团前后两次交易收入合计为1.55亿元人民币,收益高达1.05亿元。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2

公开资料显示,易简集团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业务,主要为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自2015年以来,易简集团资本运作就非常频繁,来看张表:

除了旗下子公司,易简集团投资和出售的公司大多数和互联网、新媒体相关,比如宝盛科技提供移动数字营销整合服务,美推网络提供互联网广告投放服务,新元维讯的主要业务是运营微信公众号““1626 潮流精选”并发布广告。

问题来了,易简集团投资这些公司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或能在易简集团实控人胡衍军身上找到答案。

没想到的是,胡衍军并不是广告行业出身,自2007年6月至2015年5月就职于广发证券,任投资银行总部TMT业务部总经理。

说到这里,你可能就明白了。在资本运作上,胡衍军可谓经验丰富。

早在2012年就出尽了风头,胡衍军对奥飞动漫的运作过程见诸于各大财经媒体,可谓一战成名。还亲自参与了星辉娱乐等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转型成互联网企业的过程,也就半年的时间,星辉娱乐市值从30亿增长到100亿,而胡衍军正是其上市保荐人。

2015年5月,胡衍军从广发证券辞职后,以3000万的价格收购了易简广告前身谷果软件49%股权。同年6月,向易简广告增资4200万元,持股比例上升至60%,胡衍军成易简集团实控人,如今试图通过新三板做产业整合。

2015年12月7日,易简广告正式登陆新三板。

值得注意的是,自挂牌以来,易简集团总共完成四轮融资,募资总额达3.26亿元。而在最近一轮融资,即2017年8月4日,以23.53元/股的价格成功募资近8000万元,参投机构包括深创投、国泰君安格隆并购等4家机构。

以此计算,易简集团投后估值达15.8亿元,而胡衍军持股市值达5.33亿元。

撇开资本运作不说,易简集团自身业务却在不断萎缩。2017年中报显示,

1、扣非后净利润为885.99万元,较上期同比下滑58.25%;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48.98万元,下降了46.35%;

3、账面上现金及等价物的余额为3705.78万元,较去年年中的1.63亿元下降77.31%;

4、应收账款为2.2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1.28%,较去年同期增长64.59%。

在自有业绩不佳的情况下,易简集团似乎也只剩下了通过投资来盈利的路子,或让你想起了频繁收购的蓝色光标。后者通过不断的并购发展壮大,从一家单纯的公关公司成长为营销传播集团。

但需要补充的是,并购本身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统计,在全球范围,并购的成功率平均只有30%左右,国内的成功率可能更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