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十三五”环保规划出炉 2020年空气优良率达83%
“十三五”是滁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结合“发展是第一要务、环保是第一生命”的理念,滁州市出台了《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该规划提倡“绿色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和“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的理想城市”理念,聚焦生态保护,打造地绿天蓝、山清水秀、整洁美丽的幸福家园。该规划涉及全市8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为1.3万km2,关系全体滁州人的切身利益。
水环境、大气污染依然严峻
“十二五”是滁州市发展历程中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经济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环保工作也取得不少成绩,“十二五”期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总量2014年分别比2010年减少8.5%和11.24%,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两项减排指标2015年底前完成。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依然严峻,群众最为关切的污染当属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截至“十二五”期末,滁州市域内的来河、池河、襄河等支流尚未达到水质规划目标,主要污染物为有机耗氧类物质和氨氮。调查显示,造成滁州市境内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市域内的河流闸坝等水利设施减少了河流的生态用水量,生态用水量不能满足河流稀释自净能力的要求;二是市域内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收集管网建设滞后,部分城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成为河流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三是农业面源和湖库网箱养殖污染,导致河流的污染和湖泊的富营养化趋势。
除了水污染外,大气污染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滁州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排放,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黄标车和老旧汽车尾气、生活燃煤锅炉排放、餐饮油烟污染、矿山粗放开采和秸秆焚烧。虽然环保管理部门已加强针对市县企业大气污染的治理,但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另外,由于滁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扩张,带来污染物新增量激增。当前一批污染较重的传统产业在滁州市工业结构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如水泥、造纸、石英砂、化工、电镀等行业。这些行业也是导致区域和流域污染的主要因素。
2020年城区空气良好超八成
“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目标提出,到2020年,进一步全面提升滁州市环境保护能力,提升流域和城市环境质量,重点针对城市雾霾、黑臭水体、工业废气、重金属污染等领域开展专项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实现“市民饮水安全,空气清洁,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生态环境优美”的目标。
在环境保护上,到2020年,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地表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85%;滁州市区和各县(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天数比例达到83%。细颗粒物浓度年均值(PM2.5)由2015年6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0微克/立方米,下降20%。
到2020年,滁州市市区和各县(市)城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100%和95%;镇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0%。
在生态建设上,滁州市将初步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将滁州市建成生态经济发达、资源利用合理、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到2018年,新增建成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到2020年,再新增建成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到“十三五”末,全市60%的县(市)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
六大环境工程守护青山绿水
“十三五”期间,滁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重点开展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固废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土壤污染防治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等六个方面工程,合计总投资约115亿元,为滁州打造守护青山绿水的“防火墙”。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环境监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水平。规划提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要在“十三五”期间通过设备更新换代,加强监管部门的重金属监测分析能力、加强烟气现场检测能力、提升土壤、有机气体水质应急监测能力等。
水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是滁州市“十三五”期间各项重点环保生态建设工程的重点。该项工程投资估算约94.5亿元,占六项重点工程投资总额的八成。届时,全市将新建、改扩建各类污水处理厂27座。在新建、改扩建污水处理场的同时,滁州市还将同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河流综合治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等列入整治重点。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向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滁州市“十三五”期间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规划要到2020年,降低煤炭消耗比重,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实现以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为主的多元化能源结构。在此期间,滁州市将大力推动建筑集中供热、工业锅炉脱硫、电力行业烟气脱硝等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市民健康呼吸的权利。
固废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程:提倡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减少垃圾发生量。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规划到202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8.5%。为此,本次规划中提出了固废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程,主要包括危险废物减量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垃圾处理场建设。
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土地是生产和生活的根本,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该规划提出了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规划要求,滁州市及各县(市)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能力建设、各县(市)污染场地风险等级划分,重点针对大型尾矿库、头顶库以及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展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工程(定远县和来安县)。
生态建设工程:创建生态市是实现城市功能拓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规划中提出,开展生态功能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水生生态综合治理、生态湿地保护,提高城市品位,营造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