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行业报告:基因测序服务市场有所作为
投资建议:
报告目的:2015年资本市场对精准医疗产生了第一波的主题关注,随着短期市场热情消散,行业投资回归平静。但是产业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过去的2年科技依然在进步。为了帮助投资者保持研究的敏感度,国金医药产业、海外、二级团队联手推出《基因测序、细胞治疗深度研究(2017版)》。我们希望通过梳理最新的科研进展和产业公司情况,获得抢先布局领先企业的前瞻性投资机会。本篇是基因测序行业研究。
投资策略:本报告由技术原理到产业应用,由产业上游产品到下游服务,系统梳理了行业技术进展和产业化前沿。产业链上游--测序产品意义重大但技术壁垒极高,真正具有涉足能力的国内企业极其有限,应当谨慎看待,关注平台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而我们重点看好国内企业在产业下游--测序服务领域有所作为,肿瘤基因检测也将逐渐成熟,超越产前基因检测成为基因检测领域下一个,也是更大的“杀手级应用”。
相关公司:目前基因测序领域的大量优秀企业尚未上市,行业内我们重点关注的相关龙头公司华大基因(目前在IPO审核排队中)、贝瑞和康(目前正在借壳天兴仪表进程中);有渠道优势的公司布局基因测序如迪安诊断、美年健康;其他优秀的产业项目鹍远基因、燃石医学、安诺优达、世和基因等。
行业观点
测序技术:不断更迭,性能不断提升
在生物学上,测序(sequencing)是指确定线形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一级结构的过程。其中核酸测序(特别是DNA测序)由于生物学意义重大,获得的信息含量及其丰富,成本低廉,因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对基因序列进行精确、廉价、快速的测定解析,是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迫切需求。
我们认为对测序平台的衡量标准主要有:读长、通量、准确度、成本四个方面。
一代测序精确度高,读长可达1000bp(测序测得的片段长度),技术成熟可靠,是测序验证的金标准。但通量低,且成本高(相对于二代测序),难以用于覆盖基因组大面积、商业化的测序应用。
二代测序的出现和不断优化,使基因测序成本降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速度和数据量却有极大上升,带来了基因组学研究的深远变革,基因测序也大范围应用到科研之外的多个领域,特别是在医疗诊断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三代测序技术尚在发展成熟中,讨论三代测序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仍然为时过早。提升技术成熟度,逐渐在科研上得到普及,才是三代测序当前发展阶段的目标。
测序上游产品篇:大局已定,壁垒极高,国产平台道阻且长
测序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测序相关仪器及试剂的生产。测序产品是高技术含量设备,技术壁垒极高,
以产品性能论英雄,技术升级迅速(通量、速度、准确性不断提升,成本不断下降),目前已基本被国际巨头主宰。
以国内的基础工业和科研创新水平,短时间内要直接挑战测序工业产品,我们认为为时尚早。但采购试剂和测序仪器的高昂成本对国内下游服务企业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供应采购受制于人甚至将对公司经营和业务开展造成风险国内企业拥有自主测序平台能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但应仔细考察其技术来源和性能指标。
测序下游服务篇:产前诊断到肿瘤基因检测,寻找下一个杀手级应用
相比上游业务,我们认为基因测序服务将长期持续被国内企业主宰,国内企业不仅在渠道、服务和医院资源方面有巨大优势,基因检测服务掌握大量遗传资料,属于敏感领域,国外企业也难以涉足。
我们重点看好国内企业在下游测序服务市场有所作为。不同细分领域方面:
1、研究服务市场目前相对饱和,竞争激烈,未来技术进步有望创造行业重新集中的契机;
2、生育健康市场目前已有比较成熟产品,是当前基因测序产业收入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未来仍将大概率保持稳健快速成长,相关公司也已在登陆A股市场进程中;
3、肿瘤基因测序特别是早期肿瘤筛查--液体活检领域是基因测序领域下一个最有希望的“杀手级应用”和投资重点,其潜在市场空间远大于生育健康类服务,但技术难度大,目前仍在成熟成长,由科研向临床转化阶段,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渠道能力十分关键;
4、消费级测序领域产品化空间广阔,但目前规范化程度低,鱼龙混杂,销售能力是最重要制胜法宝。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政策风险;行业检测样本放量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