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点 >

2016年资本市场大幅动荡 公募私募规模19万亿吃霸王餐

时间:2017-01-11 14:14:00 来源:

尽管2016年的资本市场大幅动荡,但从基金规模上看仍然创出了历史新高,其中公募基金截至去年底已经突破了9万亿元整数大关,而私募基金也以10.24万亿元的规模首次超越公募。

但在机构们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看到却是多数投资者的连年亏损,而这里所说的亏损不仅是由于市场行情不好导致的业绩亏损,还有投资者被动缴纳给基金公司的管理费。也许有人说会,让专业的人帮助投资当然要付给其相应的报酬,这在投资者盈利情况下也是理所应道的,可问题是如果在投资者亏损的情况下依然要付出管理费,那这种“管理费”似乎已经变成了霸王条款。

公募规模创新高 业绩差强人意

2016年刚刚结束不久,公募基金的最新规模统计已经新鲜出炉,数据显示,尽管去年的资本市场行情不济,但仍然没有阻挡投资者进场淘金的热情,这也使得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规模更上一层楼。

根据天相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末,各类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达到91367.46亿元(含联接基金),首次跨过9万亿大关,创下历史新高。与2015年末相比,过去一年公募基金规模全年增加9448.19亿元,增幅高达11.53%。

其中,在“资产荒”的背景下,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大量委外资金开始转投债券基金,使得债券基金搭上委外东风,因而该类产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资产净值规模上都增长迅猛。统计显示,截至去年末,债基规模为19140.58亿元,增长了11361.52亿,增幅高达146.05%。而保本基金、QDII基金过去一年规模也分别增加了1693.77亿元、327.20亿元,显示出机构投资需求的迫切。

不过,由于2016年A股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垫底,从而导致公募基金整体收益水平(尤其是权益基金)无法和2015年相比。去年主动股票型基金冠军的年化回报仅为17.96%;而混合型基金冠军的年化回报也仅为29.85%。与此对应的是,有大批跌幅靠前的基金都轻松超越20%的跌幅,令大多数投资者颗粒无收。

从总体上看,2016年上证指数跌了12.31%,创业板指跌了27.71%,沪深300指数跌了11.28%。某券商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2016年公募基金中,标准股票型基金净值年度增长率为-12.27%,偏股型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4.66%,股票上限8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2.23%。

这还只是平均增长率,如果从跌幅的绝对值来看,则更加触目惊心。拿股票型基金来说,去年下跌前四位的跌幅全都超过了30%,包括工银创新动力股票、中银新动力股票、工银互联网加股票、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而其余跌幅前二十名的基金也都超过了20%。混合型基金在仓位配置比例灵活的机制下,跌幅也自然被放大,前五名全都跌超40%,包括大成消费主题、国联安主题驱动、北信瑞丰无限互联主题、中海分红增利、平安大华智慧中国。就连平日里一向稳健的债券型基金,也有三成产品在去年年尾的下跌行情中收益告负。

有分析认为,公募基金业绩下滑较大,一方面大量公募基金持有中小创股票比例较大,换仓较晚;另一方面,货币基金去年缩水以及债市波动等对公募基金影响也比较明显。

收取管理费不手软 基民活该双重损失?

然而即便大批公募基金并没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但却仍然毫无顾忌的坐享着管理费收入。

据悉,公募基金公司的收费内容主要为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公募基金的合作机构一般都是大型商业银行(俗称代销渠道),通常申购费归代销渠道,也就是管理费的30-50%归代销渠道,赎回费基本主要归基金资产。通常情况下,公募基金都有剩余的管理费支付运营成本。

长期以来,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据管理规模收取一定比例管理费。资产管理规模越大,管理费提成越多,这也是公募基金一直热衷规模排名竞赛的内在逻辑,而这一机制也一直被投资者和诸多业内人士所诟病。

去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10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公募基金2016年上半年亏损了2322亿元,但根据无论公募基金产品是赚钱还是亏损,基民都要支付运作费用的机制。天相投顾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费、托管费、交易费用合计收取了324亿元,与去年同比持平,试问这样的机制合理吗?

诚然,投资者购买基金之后委托关系就确定成立里,而付给专业机构一定的费用,让其为投资者管理资金也是合情合理,但核心问题是,投资者让专业人士管理自己的资金,是要为这些资金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付出费用,多数投资者还是心甘情愿的。但如果最终的管理结果是亏损的话,那投资者干脆自己亏好了,何必要花钱请别人来亏自己的钱呢?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快四十年了,在绝大多数行业都市场化的今天,资产管理行业还实行着这种不合理机制,只能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还不够彻底。

更可悲的是,在这种不合理机制下,不少基金公司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损害投资者利益,或者轻业绩重规模等现象,不仅阻碍了该行业的自身发展,也阻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的,作为一种低门槛的普惠金融理财产品,在面临激烈的财富管理市场竞争格局中,公募基金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绝对收益水平上来,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规模和管理费提成。毕竟,未来的大资管格局下,私募、公募、信托、保险资管、期货资管等的界限将会更加淡化,谁能赢得投资者,还要靠业绩说话。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